• 7

單車的利潤會比機車 汽車來的高嗎

和水有關的利潤最好(飲料..酒..等)
吃的也很好..毛利七成..八成都有
但沒啥後續問題..除非吃了中毒或拉肚子..也不可能一餐分好幾頓吃..或吃一星期吧
一套簡餐250元..毛利七成=175..一個月最多去二次就350
吃五年好了..就二萬多(一個人五年幫店家創造的毛利)
一間餐廳一天下來有多少客人.....


機車..腳踏車賣出去還有保固/維修/換耗材...等
造常理說..高單價的毛利會比低單價的高..但有時不一定耶
也許賣車出去毛利不多..而且一騎就好多年..
假設一台車單價20,000元..毛利一半=10,000元
一台車若也騎個五年好了..中間雜七雜八加起來能有多少利潤呢?
而要考慮..二萬多的車一年有多少市場??能賣幾台呢??
但後續服務也看好..換煞車/輪胎/零件..等


汽車的利潤..嗯~~
使用度愈久的基本上利潤一定愈好
汽車並非生活必須品..而且又是耐久財
一台車假設100萬的話..利潤二.三十萬是有的(還要看什麼車種/市場接受度/國內or進口/....很多因素)
概念和機車差不多..一樣要有保固..後續更換耗材..等



結論是...能重覆不斷消費的..次數愈多愈繁的..就比較有扣扣唷
以上是小弟的潛見...提供您
biketour wrote:
如果大家都覺得自行車這個行業很好賺,維修也很簡單自己就可以DIY了


就是因為DIY後,才發覺這行業真的不能碰
一般的調整、換零件真的不難,尤其在叫得出等級的車上
真正難搞的是低價車,問題是這樣的車修起來能賺多少
想走這行,除了時機、技術,還要有生意頭腦才能混得風光
南方之星 wrote:
和水有關的利潤最好(飲料..酒..等)
吃的也很好..毛利七成..八成都有
但沒啥後續問題..除非吃了中毒或拉肚子
一套簡餐250元..毛利七成=175..一個月最多去二次就350
吃五年好了..就二萬多(一個人五年幫店家創造的毛利)
(...(恕刪)



你好..

小弟之前做過7年鹹酥雞...

很多人都有問過我..有沒有賺 "對半"..?

我會看人回答..有時候就直接說 :差不多....


其實..是很難算的..

如果要說..食材的購買價..直接換成賣價...

那..是可以說有賺一半以上..

但是..食材回來又不是直接就能賣..

所有事前準備工作..到賣給客人...

光..洗.切.醃.沾粉.油炸.加胡椒粉.加辣..紙袋.竹籤.提袋...炸油..瓦斯..水.電.租金..都要錢..

以上..還沒算上工錢...(通常都還是2~3人在做..)


所以..真的要問我..能賺多少..我算不出來.....

但是..那段時間..真的是我 "收入" 最多錢的時候....




本人所有言論與電腦教學僅為建議.請自行斟酌參考.本人不負任何責任................................................
嗯..大大您好
我知道有些食材比較貴沒錯
所以..我打七成.八成是"毛利"..
而人事/租金/雜支..等扣完才是淨利..
相信這方面大大比我清楚多了..
現在很多東西為了競爭都簿利多銷..
哎~~~各行業都不容易生存..
腳踏車真的很好賺---不騙你!!!
哪家店一年不賣個200台以上--
就算是全部都是1萬元的車好了!以每台利潤1000元為基準--
那就是200*1000=200000元...
20萬元呢!什麼---我以為是200萬元勒!
20萬元是一年賣了200台1萬元的車喔!
看看我們的國民所得--一年賺不到40萬元的應該算是中低收入戶吧!
新聞報的台北人的--平均所得是將近6萬元!
看來我得再發揮三寸不爛之舌--買一送一--看看能不能賣個600台以上!
努力朝國民平均所得前進吧----
對了:忘了加上每月房租及電費及保全還有貸款好幾百萬貸款利息錢!
哪位老兄願意--加入車店當老闆的行列呢?
只要你心臟夠大顆-老爸有錢-又很會喇屁的-重要的是:管他什麼黑手白手-
賣--躺著賣!要修--別家去修!
相信300萬拿來買台賓士絕對比滿屋子幾百台單車讓你更感到安慰!還好--你買的是賓士!
我相信開車店的都賺的很兇--哪可能倒店阿?
倒是機車業賠本賣的都沒倒了--開車店的都用搶的!更不可能倒的啦---


pc125181 wrote:
就是因為DIY後,才...(恕刪)

這觀念不太對.....
老實說那些專做低價學生車的反而收入到比較穩定...
作高價品牌和精品的反而都是看景氣和熱潮在大起大落的......
加上自行車店都是買斷的,故成本和庫存壓力較大....
加上一些配備廠商可能你今天叫十萬的貨它可能還會再塞貨給你要你承擔下來..(因為這是有根廠商協定一個月要賣多少金額他們的貨,他就給你多少進貨成本,所以每家的進價拿到的價格又不一定了)
廠商塞的貨很多都是不容易銷售的高價款或是冷門款式.....
票都還只壓一個月你看做高價和精品的這樣壓力大不大???
choujenchieh wrote:
真相大公開 有圖有...(恕刪)

哇..真相不見囉...所以不明!!呵呵.....
還好我早上有看見....嘿嘿...
不過說實在的...店家賺較大的...無非是希望買車時能馬上零件升級.. 換胎裝土除..裝燈..裝馬錶..馬鞍包..坐墊包..打氣筒...手套...安全帽..頭巾..甚至後貨架等等....
單車在打折扣時...往往灌在附加的東西內...
怎麼說呢?
感覺上
愈是實用的東西價格愈實在,利潤就愈低.....
愈是不實用的東西(如精品,藝術品...等)價格愈高,相對利潤就高...
http://www.wretch.cc/album/jun122436
髒兮兮的培西 wrote:
比如一輛5萬的單車和一輛5萬的機車比較
或一車3x萬的單車和一輛3x萬的汽車比較







30萬的單車trinity advanced sl還是滿出色的
不過我會買cbr1000rr
JUN122436 wrote:
怎麼說呢?感覺上愈是...(恕刪)

因為越是精品類的東西迴轉率越低
想想看一家店一個月賣得了幾顆翡翠玉石?
一個款式的名牌包能賣幾個?
所以價格都是開張吃三年式的
不這樣就無法攤提所需的行銷與開發成本
板上很多做電子業的,都說電子毛利很低
其實是量大的關係,今天如果說研發一個IC只做100顆
保證定價也是很美麗,但你會不會比較好賺?
我看大概剛好相反,這就是只看毛利的盲點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