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nhung wrote:正確的姿勢 熱身 還有休息 基本上單車是不太會傷膝蓋的 再怎樣也只是身體的重量比起跑步或者登山下坡甚至是下樓梯時的負荷還小得很難道怕傷膝蓋就不下樓梯了嗎?難道怕傷膝蓋就不走路了嗎?真的沒那麼嚇人的啦!
騎山路不但不傷膝蓋, 還可以保護它.騎車跟游泳類似, 是屬於無重力的運動. 它只會強化肌肉而不會加重於骨頭,所以不傷膝蓋. 問問騎登山車爬坡的人就知道, 用力的是肌肉而不是膝蓋.就算方式錯誤也礙不著它.至於可以保護膝蓋的原因是當大腿肌肉強化以後, 下樓梯或跑步(最傷膝蓋)都有強度較高的肌肉做緩衝, 膝蓋直接受力就相對減少.
就我的經驗,爬山最傷膝蓋,上山也傷下山更傷…跑步和打籃球也滿傷的腳踏車算比較不傷的,只是腳踏車的騎程時間經常一騎就是5~10個小時…連續騎的不停相較跑步大約只跑半小時籃球只打1~2個小時爬山就不一定,普通的小山,來回應該2個小時就結束難度高點合歡東峰、北峰,來回差不多快3個小時其他更高難度沒爬過…腳踏車傷,可能是時間太常的關係…還有騎程時沒有熱身熱身大約半個小左右,我熱身都是直接開始慢,慢慢增加速度另外休息時間不要過長,休息超過10~20分鐘,身體就冷掉了再開始騎對膝蓋就不好,除非你慢慢騎在熱身還有我的經驗,最好初學者先花1個月時間都騎平地或緩坡大約3~5%為主,之後在去騎8%以上的坡這樣可能比較好一點之前看單車俱樂部,森大師就說,騎車基本是從平地路面練起沒練到騎2~3小時的基本體力,那是一切免談的基本上最好是穿卡鞋,因為可以增加 踩、拖、拉、提 四種的不同的施力沒穿卡鞋就只有踩,那更傷的
只要是運動都是會傷身的不過要案個人體質適可而止,還要懂得運動後的按摩及保養,運動前的熱身也是很重要的.騎山路其實只要你是登山車27速,應該大部分的山路都ok的!騎山路有一個好處,放輕檔不用很快的速度,就可以很輕易的控制心跳而且可以很輕鬆的把心跳維持在最佳的第2區約130-150下之間,只要輕踩慢慢的就可以調整而且也很容易維持固定的一段時間30分鐘以上都ok的.平路的話就必須維持一定的速度才有可能讓心跳維持在第2區,重點來了,平路紅綠燈多,十字路口多,車也多,廢氣也多,危險多更多.....這樣對於心肺功能的訓練就大打折扣了.而心肺功能>體力>耐力>腳力. 如果心肺功能沒有受到一定的訓練那麼你耐力再好腳力再好都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跟距離而已,對於騎腳踏車這種長時間長距離的有氧運動來說,就只能算是被海放的一族了.所以維持333的訓練,對身體的幫助還適蠻重要的.
很少有一直不斷上坡的山路總會有稍微緩和一點的路段,讓心跳恢復、腿力恢復,得到喘口氣的時間........小弟之前騎登山車,就是姿勢不很正確,加上騎車觀念不正確,對山路有莫名恐懼直到今年五月敗入公路車,一位友人提醒騎車要善用適當檔位配合「不很喘」的踩踏迴轉速,加上比較低趴姿勢,現在用標準盤的39t搭23t也能輕鬆應付大多路段.....遇到一些變態坡,換到26t還很吃力時,只好降低迴轉速慢慢騎,反正又不是比賽,平安騎得回家更重要!小弟右腳膝蓋也是在大學時代打棒壘受過傷,平時騎車會戴遠紅外線的護膝保護,至少比較能固定膝蓋軟骨和肌肉群位置,面對偶而的抽車重踩,小弟心裡也比較踏實!
建議一邊練習的時候,要補充鈣質啊。運動也好、受傷也罷,當身體要修補的時候,都需要補充營養。身體虛弱和營養不良的時候強行運動,就像是已經搖搖欲墜的房子還受風吹一樣。建議您改吃胚芽米、糙米,然後每天喝一杯牛奶,以確保身體修補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