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帶小朋友騎自行車道的父母請注意

我有幾次被小孩子嚇到的經驗後,
不管是同向超車或是對向經過,
我一定多按幾次鈴鐺,
如果對方還沒發現我,多喊一句"借過".
通常家長和小孩都知道有車要超過,
突發的意外就不曾發生過.
為了安全別吝嗇你的鈴鐺.

有次差點為了閃狗屎也差點造成後方車友追撞,
騎到一半發現前面地上有很大一陀新鮮的狗屎,
當時也騎的有些快,看到時距離也很近,
直覺的反射是撇一下閃過去.
就在我車頭撇一下時發現旁邊一台公路車剛好正要超車,
他嚇一跳還是硬超過去.
我就沒這麼幸運,我發現有車時又把車頭拉回來,
剛好輪胎輾過那狗屎,那狗屎還填滿我巧克力胎的縫.

奉勸車友超車時多打一下鈴鐺,多幾分安全.
只能說…
車道是大家的,互相尊重囉

小孩真的很口怖,但胚車的車友難道就不口怖嗎??


人多就速度慢點,超車或接近小孩就多按幾次鈴囉


祝大家今後行車平安..
朋友不怕多的小維
kevin kao wrote:
奉勸車友超車時多打一下鈴鐺,多幾分安全...(恕刪)


今天下午在八里-觀音坑溪段用這招蠻有用的。

今天人潮不多。小孩也不是很多。

今天在芙蓉水岸下坡段,我身旁遇到下坡車與上坡車撞成一團。芙蓉CAFE的小提手很穩定的不鳥這起單車車禍。

真厲害的琴手喔。

對了,芙蓉CAFE的工作人員把摩托車騎道腳踏車道到店裡面。有的工作人員的機車速度還蠻快的。

好啦,別吵了啦

就判撞人的有應注意而未注意,應負80%肇責好了

再吵就加一條,於一般通常休閒散步用途之道路危險高速行駛

雖無明顯公共危險之犯意,就罰點小錢+社區義務勞役50小時以為警惕應該也不為過吧







YCSU wrote:
這種小孩撞死活該
今天晚上我騎車到淡水
回程經過關渡的時候
有個小孩跑出來似乎想要攔轎告御狀
居然連閃都不想閃
後來可以看我連減速都不想減速就馬上跳開
當我經過這死小鬼的父母旁邊的時候
我大罵
這種小孩撞死活該,留在世界上也是廢物一個...(恕刪)


那你未何不撞死他?
你是一出生就長這麼大嗎?
你沒有童年嗎?
別人是廢物
那你算是啥貨色?
我到很想聽聽看!

十多年前我帶小孩到河濱公園騎車
小孩若有過分的動作
我會大聲斥責
路人看了都會認為我太嚴厲
現在小孩退伍了
換他帶我去騎車
他也會報怨別人的小孩太危險.大人不該帶他出來騎車
我一樣斥責他
你小時候也一樣
公園是供大眾休閒用的
不是要競速比賽用的

這幾年騎車人口忽然變多了
年女老少都有
各個裝備精良
殺氣騰騰
很懷念以前
會到河濱公園騎車的
絕大多數都是家長帶小孩來的
反觀現在
帶小孩到河濱公園騎車卻是一種危險動作
搞不好還會被罵廢物
還好我的小孩大了
若只因在公園騎個車就要被罵廢物
我想以一個父親的角色一定會找那咆嘯者"輸贏"一下
老實說...我也認為自行車道是大家所共有的...至於休閒或是什麼目的...我認為是看人~
有人認為他是在運動,有人認為他是在休閒...這些都不要緊~互相尊重注意安全才是重要的
我也說了~我騎自行車步道也只是路過...我是要上山夜騎~(況且照理晚上小孩子也比較少出現)

這次發生這樣撞車的事件,其實我沒有怪小朋友(他還小我也可以諒解)...甚至我也是很關心他有沒有受傷...
那時我傷的才嚴重咧~(他倒沒啥事)

然而我很不爽很介意的是家長的態度,一臉不關他的事的樣子,沒有看顧他的小孩.讓他在自己視線內騎車也就算了。
我撞車摔倒在地,從頭到尾也沒有說:你怎麼樣,或是要不要送你去醫院,只有幾句對不起,甚至小孩子說的對不起都比爸爸多...

這是怎樣的一個態度阿,之後對於賠償問題視若無睹...我得到的是一個爸爸在一旁沉默裝死...甚至到後面的死不認錯,叫小孩子說謊的結果...

這是我很不爽的...

X的咧~

老實說,無論怎麼小心都有可能會有發生意外的時候,但是該負責任的人有沒有為他所造成的事情負責,這才是重點吧
kevin kao wrote:
奉勸車友超車時多打一下鈴鐺,多幾分安全.

可能是吧,不過親身經歷,遇過一個歐吉尚騎一輛登山車在八里左岸的假日時段,鈴鐺一路響,一路高於車流速度的東鑽西鑽前進,我唯一的感覺是




X媽的真沒品,整條路好像都應該讓他過一樣
我大都晨騎避開人多的時段,假日早上10點後的自行車道留給親子他們騎車休閒用吧

要達到有運動效果也不只騎車,游泳.打球.爬山都不錯阿

有人喜歡扮演科南,推理能力卻連毛利小五郎還不如
我也有切身之痛,但是我是慢騎,說真的你要試車不要到河濱,因為那裡是給大家輕鬆騎的地方。我新買的車也是摔車,但是也有許多自認技術好的人再河濱亂超車和飆單車。
牽兩次新車,第一次是小朋友在路中玩家長不管。第二次是自認技術好的人亂飆單車。
我贊同版主的說法,但是河濱是大家騎車的如果要試車可能要選擇適當的地點吧
這種狀況幾乎每個週休二日都會在各個自行車道出現,每個個案發生後都是板上的騎士在討論,絕大部分的肇事者也不會在這出現,這種勸世文總是勸不到某些父母或是小朋友

版大既然是有參加車隊的,建議版大投書媒體,讓水果日報及其他電子媒體或緯來的單車樂活週報來報導這樣的情形,透過媒體教育的力量是更大的

每次騎新竹17公里海岸線,沒有交通觀念、單車倫理的人比比皆是,他們隨意停車、亂轉、併排、迴轉...真是好不愜意,我們卻是〝更〞的要死,但是不要攻擊我說誰叫你要去騎自行車道,誰都能去那裡騎,也不必因為很多危險騎士在這就放棄這裏的美景,只是我運氣好,閃過幾次危險

不過也不是每個小孩都是危險的,我也看過小朋友騎在前面,媽媽在後面一直喊直直騎,不要轉彎、靠邊...等等的提醒,當下是很想稱讚這樣的父母,但可能會被當神經病

總之預祝版大事情圓滿解決,身體早日康復,也希望在單車熱潮持續發熱的現在,媒體不要只重視表面的東西,騎車的內涵與教育大眾的功能也別忘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