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屏東自行車賽一參賽者心肌梗塞死亡

hungweiwu wrote:
我覺得主辦單位問題不...(恕刪)


應該比快樂程度
看誰騎完車後腦內啡分泌比較多
所以不見得騎得快騎得久騎得名貴的人會比較高興
騎單車不論是挑戰組或是逍遙遊還是比賽

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身體狀況去評量

畢竟騎單車是一種有氧的運動 而不是拼了老命的去騎

在者 我發現 現在活動的交管好像是那麼的不像以前管制的那麼嚴了

常常都是在路口或是在騎車的突中發生車子跟單車爭道的事情

我不是為了汽車或是機車在講話

但是大家一定也是有遇到那種要表現自己比較突出的那些人

常常都是騎的比較內側甚至還是乾脆騎到路中間的

人家按喇叭還給人家看了一下 幹麻 又不是要玩命


有人說我騎的速度有多少 我今天騎了多少k 我今天騎了那個高難度的山頭

這樣有比較勇嗎 只是會讓人覺得你的無知

騎單車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本該是個循序漸進 沒有人那麼勇的

健康的運動才是回家唯一的路






我昨天也參加了這場比賽
我對於昨天的主辦單位也有些微詞

首先主辦單位應該針對比賽人員事先規劃出選手組和業餘組之類的分組,再進行年齡的分組,這樣的比賽比較具有公平性跟安全性。

再者主辦單位應該在行程中設立補給點和醫護站,否則中途缺水要自己找便利商店解決,若不幸受傷時還真是得自求多福,這像正式比賽嘛。

另外檢錄時也得嚴格進行而不是形式上的只登錄賽碼,沒有固定好車上物品者,或是車上有不必要物品者就不能比賽,因為比賽中常遇到有水壺出走或是不明物品掉落或飛出的情形,險象環生。

昨天的比賽,我前面的車友被他前方車友的掉落物擊中摔車,我幸運的安然閃過,跟在我後面的隊友可沒這麼幸運,因為高速的狀況下撞上前方摔車者,在空中翻了兩翻再摔到地面,那種衝擊力道可想而知,在狀況緊急的混亂中除了對於急救不專業的隊友們自己硬著頭皮處理以外,看不到有主辦單位的人員可以伸出援手,還好有帶手機可以聯絡119,但是119的救護車也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才到的,如果真有事情恐怕早已錯失急救的黃金時間了,等這些事情都處理告一段落已經是超過半個小時了,這時就連殿後的集團也早就趕過我們了,更痛苦的是要開始再比賽時,熱身過的身體經過落山風的吹拂早就冷掉了,這時拉高速度騎車的後果就是等著抽筋囉,我們為了這次比賽已經練了好久的車,但是因為主辦單位的不周延,讓我們趕到了終點也領不到完賽獎章,叫我們情何以堪呢?所以對於昨天的賽事我真是無言,明年若是這家協會主辦的,我想我應該是退避三舍囉!
哇喜 泰森 http://www.wretch.cc/blog/taisenc
之所以PO這篇文章,部份是因為為一個正值壯年的生命突然中止感到無限惋息,知道這樣的事情會引起車友們的關注和討論。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疑似有心臟方面的問題,曾在三年前去看三家醫院的心臟科醫生,兩家說要做心導管檢查,並可能同時裝冠狀動脈支架,最後選擇做非侵入性的掃瞄檢查,卻發現其實三條血管並沒有明顯阻塞。

但我還是愛騎車,從五月認真騎車以來,瘦了七公斤左右,體力變好了( 一些),最主要是有固定的運動,也就是流汗跟促進血液循環的機會。

我今年四十九歲,很遺憾不是在二十幾歲時就體會到騎車的好處。在台灣的山裡騎車,真是舒服啊!

但像我這樣原本沒有固定運動,突然去爬坡或做高迴轉速的踩踏,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出現嚴重的意外。很希望
藉此喚醒車友們的警覺,大家都能快樂平安的騎車。














taisenc-chen wrote:
我昨天也參加了這場比...(恕刪)

推....小弟昨天也參加了這場比賽....說到主辦單位實在是
中途沒有任何的救護站....雖然說有救護車但小弟實在應該設立幾個救護站會比較好一點...
沿途看到摔車的沒有救護車來時幾乎都孤單一個人在旁邊等....(大家都拼時間很少人會願意幫忙的)
檢錄方面除了隨便之外沒有其它的了....(你走過去看到你的號碼就算檢錄完成....夠隨便了吧)
一路上沒有任何的補給點....水分補充都是自己買的....恆春過後每一間超商甚至是小攤販有賣水的都擠滿了人...
出火過後更是任何一間超商都沒有....一路上看到個都是私人的補給車....
希望下次能夠改進一點吧...畢竟也繳了不少錢.....一路上設個補給點一人發一瓶水應該不為過吧....
下次還是想參加....希望主辦單位能夠改進這些缺失...
都蓋到三層高樓了,怎麼都沒有人討論"心跳錶"這東西?

這篇文章中,並沒有透露出這位不幸往生的車友有沒有帶心跳錶。

小弟猜測他是沒有帶。


我要再三強調,不管你幾歲,騎單車一定要帶心跳錶,除非你真的只是每天繞你們家附近平路5KM,否則心跳錶這東西真的太重要了。

小弟買車給家中長輩騎,是先去買心跳錶才去看車的,沒有心跳錶我不敢讓我家中高齡 61 歲的老父騎單車,更何況家中老父又有糖尿病,之前還有輕微中風。


說真的單車是非常容易爆心臟的運動!!往往在不知不覺間,心跳就超過 180 了,而且等到你有"感覺"心臟快跳出來,那通常都已經來不及了!


說也奇怪。


小弟在台中逛過的自行車行,少說也有三十間,我只有看過一間有 POLAR 的展示架。

反而我去一些登山用品店、賣健康器材的店家都會有賣,而且還都賣些高檔貨。


這是否反映整個單車市場,大家重視的只有車而已?只要車漂亮、好騎就好?

我一個朋友就是不買心跳錶,結果第一次上望高寮就連吐四次,他說他吐到連意識都模糊不清了!


後來用心跳錶控制,可以不落地上去,欣賞一番夜景後輕鬆下山。


小弟要再度跟大家宣導心跳錶的重要!
www.cycliving.com
harrison ford wrote:
此事之前Mr.F大大 應有在01發文吧!
大大對友人真是情深義重
...(恕刪)


這篇[轉載]一位車友之死是我一直謹記在心的文章。

真的,騎車仍有一定的危險性。
不要再強調什麼『騎車不落地』,『幾分鐘上XX』這種觀念了。
一切都要以自己生理狀況為準。

累了!
該休息就休息吧。
很多事情,並不急著一時。
有健康的身體,總有機會再回來挑戰。
希望大家都能越騎越健康,類似的憾事不要再發生了。


你的仇人真多,30天真的不夠你進行處理。

Lanxlot5475 wrote:
都蓋到三層高樓了,怎...(恕刪)


心跳180................說真的

一般人 心跳 維持在 100/MIN 1小時左右 身體開始會有許多不舒服的狀況
例如 胸悶 頭痛 等等~~的症狀

正常人 心跳 60-80

心臟有疾病史的人 約 95-105

心跳 120 開始感覺 會有 馬奔騰的聲音 (一般人說的心臟快要跳出來的感覺)

心跳140 基本都在急診室的EKG(心臟監視) 上面看到

心跳160 決定快樂一點死亡的癌末病人 使用的嗎啡的主影響

心跳180 小弟在醫院多年真的很少看到 180的數字出現

心跳/心臟 作用 可以用心跳表去評估 自己的心臟狀況 去拿捏比例

但是~說真的 心跳表 真的 不準 ~沒辦法 誰叫我用的 心跳監視器/圖 都那麼一大台

所以~還是強力建議 心臟有問題的或是擔心有問題的 可請醫生 開立 處方 真的不舒服的時候 吃一顆 保你不死

NTG 這類藥物 (我自己隨身攜帶)

主辦單位要多注意醫療環節

即然要主辦就要把最重要的做好

免得烙人口舌
碰到這種事情,其實很無言

這位選手其實沒有心臟病史,除非他比賽前做了EKG,甚至Treadmill,不然可能根本不知道他的冠狀動脈已經阻塞了百分之60-70(舉例)

我記得2003新光三越登高賽,有一位46歲的體育老師也是跑到22樓之後猝死...原因也是AMI(急性心肌梗塞)

其實我的一位朋友(鹿港高中水產科的老師)才30出頭,身強體健,他也是心肌梗塞猝死,留下一妻一兒...

呼籲:如果時間允許,去做個健康檢查吧!
跑步,騎車,游泳~~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