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9/7日 武嶺主辦單位的因應措施

哇~4千多人…比塔塔加還誇張…

武嶺…真的有它的難度…
希望各位車友大大…
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請注意行車安全…
另外,希望大家一起愛護這片土地…
把您所製造的垃圾~帶走吧!!
§單車●環島●圓舞曲§ http://tw.myblog.yahoo.com/bike-paul/
其實活動採分段出發對武嶺這個地方其實也不太管用
因為武嶺即使早上出大太陽,下午一點過後沿途就會開始起霧
如果比較晚出發或騎得比較慢勢必遇上這情況
看氣象預報這幾天天氣依舊不穩定
再加上上坡問題就可能一堆了,下坡就更不用講了
這次小弟雖然沒有參加,但是要擔任車隊的補給
實在很替各位參賽者擔憂
這活動真的要限制人數才能避免問題大量發生
而且高山騎乘真的危險性增加許多
之前跟我的朋友從清境騎到武嶺
她大學時可是大專盃有奪牌的游泳校隊隊員
我的朋友都有點頭暈了
相信這4000多人中必定有許多剛騎車的菜鳥是被騙上來騎
真的擔心這些選手的安危
希望這次活動能平平安安完成
suhumi wrote:
大家可以抱怨賽會的安...(恕刪)


要一般參加者提供實質的建議,是不太容易的,畢竟一般人不是辦活動的專業人士,只要大家可以遵守參加者的本分,尊重他人與愛護環境就夠了!

說到台灣辦活動的環境與單位,確實是很辛苦,大多沒有政府或企業支援,多是民間組織,所以話說回來,講到錢,最現實的就是賠錢生意沒人做,有良心的不是賺少點就是少賠點,但也不是永遠都是賠本做,不論是直接或間接都是收益的一部份,這是社會現實面,就不在這多談!

JAY比較關心的是活動單位所應具有的責任!
真的在用心或是真的具有專業能力的活動單位,應首先考量的是本身的組織動員能力與可負荷的活動承載能力以及緊急應變的配套方案,還有當地的環境承載能力!1000人參加的活動,與2000人參加的活動甚至是4000人參加的活動是絕對不一樣的

先以第一項組織動員能力來說,活動單位可動員的工作人員包含志工.警察.醫護人員...等等,參加人數越多,所需的相關工作人員是要等比級數的增加 而非倍數而已,如此才能確保所有參加者的權益

第二項的活動承載能力,活動單位本身所能掌控的最大參加人數,當然這和第一項有直接的關連,越多的參加者也有更多的工作人員,在安排參加者的活動動線與時間流程以及龐大的工作組織間的橫向縱向聯繫協調,活動單位本身能夠掌握多少,若是交管通通交給地方警察,醫護通通交給當地醫療單位,各自獨立運作無法做有效的資源調度,這不能算是活動單位本身的能力,也無法做有效的統一指揮!,也許過多的人數雨不斷膨脹的工作人員只會讓主辦單位更疲於應付各種狀況

第三緊急應變的能力,救護車往返的時間,或工作人員對緊急狀況的應變程序及處理能力.附近醫療單位...這大家應該清楚!

第四環境的承載能力,通往武嶺只有兩線道,沿途不知主辦單位是否有設置相關的補給.急救.回收站等,還是僅靠當地的商店?道路就這寬.腹地就這麼大.當地所能消化的經濟活動量就這麼多,一下子要擠進4000人在這條兩線道上,不論是從觀光經濟角度或是自然環境角度,一個武嶺或是一個清靜...可以承受的量是多少,去過的人都有自知之明,JAY想應該也有些PAPER可以找到確切的評估數據吧!

若是主辦單位通通有考慮了這些,也有足夠的動員能力去服務對等的參加者(是1:10還是1:50?),也有良好的腹案或配套措施,JAY覺得這是活動單位的能力足夠也進步到有國際水準,可以讓4000位參加者不論騎完或不能騎完,都能享受到相同或是應有的權益福利與活動品質.若只是有欠周詳的來者不拒,衝高參加人數,這並不是參加者的福氣,也是不尊重報名民眾的行為!

當然,國人大多喜歡結果論,只要結果是符合要求的,中間的作法是否符合道德或其他規範就不是很重要了~哈哈!

舉個案例,每年的日月潭泳渡,是游泳愛好者的年度盛事,卻是自然環境的生態浩劫!希望武嶺不會成為下一個,就靠有志之士繼續努力吧!

再以日本富士山大賽來看,不論是週邊環境的規劃.道路狀況都比武嶺的條件要好上很多.距離也比較短,在相對日本人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以及足夠的資源,也都還需要限制參加者的名額,以維持對等的活動品質,常年觀察下來,實在想不出我們過往或是現階段有曾經超越過他們的,難到就是參加人數嗎???

希望未來大家都可以跳出"參加人數"的迷思,把活動品質與承載概念放在優先,才是你我之福,也誠摯祝福這次的活動能夠順利平安,參加者都能成功挑戰武嶺,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沒報名也沒參加過這樣的「大拜拜」,所以
我的問題~~主辦單位有設”分段關卡”嗎?也就是
分梯次出發後依各梯次出發時間起算,
限定時間內未通過關卡的選手就請回~~別再硬撐,造成交通與交管問題
如果已經實施,那當我沒說,
如果不曾做過,或許明年可以試看看
祝所有參加人員(含加油、補給、後援、看熱鬧)都平安
請問 那如果 前一天下午出發至 埔里 高工的話 ...那天 埔里 高工會開放停車嗎...
a6mzro wrote:
限定時間內未通過關卡的選手就請回~...(恕刪)

這招可能會更慘。

(一)
4000人擠二線道,就算是單向通行都已經是很慘了。
如果還要調撥一個車道或半個車道給下山車,那會更慘。
請想像捷運上班人潮往一個方向移動,而有人硬是要逆擠回去,那會發生什麼樣的情形。

(二)
山上幾個主要停車場都沒有足夠空間,讓無法過關的車手停車。
不管你有沒有過關,很有可能你只能往前騎,一停下來,後面就塞住。
這請想像捷運上班人潮往一個方向移動,而有人停下來綁鞋帶,那會發生什麼樣的情形。

(三)
很有可能停不停完全由不得自己,也由不得別人腿沒力了,只能攤了
能攤在哪裏?再騎3公里到停車場攤?停車場也沒地方停呀。只能就近路邊就攤了,那路會變得越來越擠。
腿沒力是由不得你再往前騎到沒人的地點攤,沒力就是沒力了,攤就是攤了。山上別說3公里,就算300公尺都讓你看得到,走不到。

這一次很有可能全段中間有數個點,會被攤掉的騎士完全塞住騎不過去。
就請想像捷運上班人潮往一個方向移動,有10%的人鞋子陸續被擠掉,非停不可,那會發生什麼樣的情形。

(四)
由於人數過多,上山路線千萬只能單向通車,而且祈求千萬別有人落馬(但武嶺1000000%一定會有人落馬),否則會發生如上述的狀況。
那也就是說,已經上山的人,千萬不能下山。包含已經攻上武嶺的勇腿。

如果主辦單位腦袋清楚,應該要把這4000人想像成一個超級大連的集合軍正步上山,一定要頭尾全到了山頂,統一口令,由部隊尾逐列向後轉,反由尾巴依次下山才行
如果先到的先下山,大家就想像在窄巷裏,一個100人的連隊,前頭要回頭,後頭要走到現在前頭的位置才能回頭,那中間部位一定有個位置會很嚴重的亂。
或是想像一隻長長的蚯蚓在窄窄的吸管裏爬,請問蚯蚓要如何回到起點?用回頭的,還是只能用倒車的?

但話說回來,勇腳上山之後,會願意凍在山上六個鐘頭等最後一匹馬到。然後再等二個鐘頭,由最後一匹馬依次下滑,最後才輪到自己?
這就算有心,體能也耐不住呀!

勇腳們如果腦袋清楚,應該要從那一端下山。
從本端下山,後頭的障礙部隊應該很難讓出空間讓前頭的人下山的。

========================

說不定可能因為人數太多,9/7倒頭來只有1000人決定冒險上山。
當報名人數將近超過容許範圍時,主辦單位就要思考是不是該要限額了
而不是為了衝報名人數與收報名費......來者不拒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想看看....200多萬的報名費是怎麼運用的
主辦單位是南投政府與台北市自行車委員會
如果是南投縣政府還說的過去
台北市自行車委員會在自己台北市就可以辦了
為何跑到南投去辦??
連原本辦了好幾年鐵屁股的136車隊都被迫改期了
說沒有營利.....誰會相信
難道是為了募款辦的活動嗎?
警察、醫護......任何官方的支援都是免費的
﹝除了義交是要花錢請的﹞,看看這次主辦單位動員非官方的的工作人員
也算的出來花了多少錢??義工不用錢,請工讀生難道一個要價3000嗎
一個1000就很偷笑了,會有200個嗎??那也才20萬
看看秩序冊上的工作人員,名字好幾個都是重復的
贈品如果上面有廠商的logo.....這肯定是贊助的又不用錢
看看秩序冊.....,有多少贊助單位阿
補給品,一個人能吃多少?印刷品更是便宜
晶片貼紙用完就丟應該也是不值錢,不然早就回收了

算都算的出來花了多少錢在這場活動裡
說不是營利的,打死我不相信

如果有出事,輿論與當地居民的壓力,明年國家公園跟縣政府還會出來辦嗎?
有沒有看過停在捷運站的摩托車,一臺倒隔壁臺跟著糟殃
更何況好幾十公斤的人騎在十幾公斤的單車上
頭重腳輕,萬一一個體力不支又上坡......前後左右通通遭殃
去年xx協會辦的北海岸大賽讓一個家庭破碎﹝植物人﹞
這個主辦擔位還沒得到警惕??更何況這次路線難度是北海岸的好幾倍
還4000多人參加........唉



a4paperplus wrote:
我想大家都想看到一個乾淨的武嶺 ...(恕刪)


推推推!!讚同!
期望大家能給武嶺一個乾淨的環境!~
真酷 我禮拜去騎車 帶一個 大黑色 垃圾袋 看看 下山 會不會 裝滿



上面寫著===單車族公德心測試器====


順便 太累爬不上去 偷懶!!!!
邊騎邊檢真輕鬆
erc wrote:
這招可能會更慘。(一...(恕刪)


關門就回頭才是正確的,關門時間內都到不了確認點,可以爬完的機率有多少,與其最後一堆人一起下山,速度慢的先下去危險性反而比較低,真要等體力耗盡精神不濟再來滑幾十公里的下坡回去嗎?

關門的先折返會影響上山的交通?

不要鬧了,若被關門的全部都要下山,哪來上山的單車會車啊,會設定關門就是怕有參加者腿沒力騎不動卡在山上。

再強調一次,被關門的就要有自知之明,這代表自己等級不夠挑戰這個路線,為了自己的安全,折返才是正確的選擇,真要到氣力耗盡等人救援嗎?武嶺這幾年內應該還不至於崩掉,挑戰失敗下次在來就好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