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騎 wrote:
每次爬文
總是得到公路車速度快
登山車再陡坡也能慢慢龜上
但小弟想問的是
如果到達山頂時間一樣
不求快,說白一點就是流汗比較少
以眾車友熟知的風櫃嘴和中社為例
風櫃嘴例如40分同時到達(公路車騎慢點)
中社25分同時到達(公路車騎慢點)
車種以50000元標準
公路車約8公斤
登山車約11公斤
公路車和登山車哪種流的汗水少,心跳比較慢?
...(恕刪)
若將大大的問題重新排列的話
輕鬆騎 wrote:
每次爬文
總是得到公路車速度快
登山車再陡坡也能慢慢龜上
但小弟想問的是
公路車和登山車哪種流的汗水少,心跳比較慢?
...(恕刪)
因為是慢慢龜上去,所以很明顯是登山車流的汗水少,會比較輕鬆。
但若把時間限制也加上去的話…
輕鬆騎 wrote:
以眾車友熟知的風櫃嘴和中社為例
風櫃嘴例如40分同時到達(公路車騎慢點)
中社25分同時到達(公路車騎慢點)
車種以50000元標準
公路車約8公斤
登山車約11公斤
公路車和登山車哪種流的汗水少,心跳比較慢?
...(恕刪)
那這問題就棘手了,事情就大條了…
應該是一樣輕鬆吧!

bondi wrote:
做的功才不一樣呢(淨功相同)
淨功=您所輸出的功-loss
公路車的效率高,相關的loss(阻力)也較登山車低
所以公路車會比較輕鬆才是
...(恕刪)
我剛剛請示過神明!!
bondi大大說的對,若是同時間到,應該是公路車才是!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但是 還是要看你自己本身吧!
我覺得 樓主還是 兩種都去騎看看 就知道差異了
我得腳是跟我說 "差很多啦!!"
因為雖然 公路車低風阻 重量輕..等優點是事實
但是 那些優點是適用在一般公路上
到了山路 有些反而成為缺點
因為他路況回饋直接 長時間的人肉彈簧 因為沒有避震
且需要長時間低騎乘姿勢 久了對腰手是很大負擔 (神腰除外)
看起來好像是雞毛蒜皮無關緊要
但是在爬山路時來說 耗費的體力其實很驚人 (騎了就知道的累..)
另外 在爬坡路段(山路) 又彎彎曲曲 公路車是能快到哪去 (神腿除外)
低速爬坡巡航 公路車是很消耗腳力的 (神腿除外)
除了 你說的對等條件外 應該再加上
同一個人 路段就以大屯山助航站段為限 (或其他的一段山路為限制)
兩種車都去騎 你就會知道差別了
本身是覺得單就一段既定有爬坡的山路 一樣的人
公路車的體力耗費是大於登山車的
公路車本來就是因應平坦小起伏的公路而產生
小起伏公路這種路山中也是有啊!這應該不算吧
端看每個人山路的定義....
登山車是為登山而設計 所以 叫省力是必然 不然叫登山車幹麻!!
另外 之所以會有人騎公路車爬山路 我覺得只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 "挑戰自己吧!" 而且我發現 這種為山路而活公路車友 越來越多了喔!
因為我自己也覺得 騎公路車挑戰坡道攻頂的感覺有種異常爽的成就感
廢話一堆 多包涵
(此篇神腿勿看..)
kent21 wrote:
嗯~~~我也想知道希...(恕刪)
肯特大大,前天又去一次南橫的結果,這次是換公路車去的,上次是跟您騎是登山車,所以這個小弟可以跟您說啦
答案是速度一樣到達的話,小弟是覺得公路車輕鬆很多很多,相信您也知道,小弟上次還最後一個到...差點騎不完

這次換公路車(大盤53.42飛輪11-23)去衝,真的輕鬆太多了,同樣時速9-11來龜的話,用極少的力氣就能完成
時速降到5-6,更是比用登山車1.1來跑感覺更佳倩意,不會有定竿的感覺
但是陡一點的坡(約7%以上),公路車就要開始忙了,無論起身抽車,或者加重踩踏,還是有累一點,建議起身抽車快速通過,用身體的力量去壓踏板,不要用力,即可達到不損失太多力氣的方式完成
---------------
不過以上都是小弟個人的感覺啦,不是說一定是這樣,肯特大大如果下次還有南橫或者其他高山活動,您可以來騎小弟的看看就知道啦
PS: 其實我是想騎您的車啦


Lanxlot5475 wrote:
這時候登山車的齒比就可以幫上忙,只是戰線一拖長,整體下來消耗的熱量更多,累積的乳酸也更多。
...(恕刪)
小弟也贊同這句話,小弟深刻體認到,如果要用拖延戰術,輕的齒比的確踩的非常輕鬆,但是踩到最後會身心俱疲,並沒有比較輕鬆
不過如果是要純娛樂休閒,當然是登山車比較適合,同時機絲也能夠裝很多在車上,不用擔心車架會負荷不了的問題
A有過一次宇老騎乘經驗.
這一天我們一起由內灣往宇老出發.沿路上都是我騎在前方等後面三位..PS/我的齒比在其前半段時大多數是前39後21~28.最後約3/1路程就要調到前30後18~24




所以這次經驗是印證....腿力才是王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