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先煞前輪,還是後輪?

proagogo wrote:
如果很多騎摺疊車的如法泡製又不得要領
摺疊+下坡+先前煞
相信意外機率是很高的

小弟想問一下...
折疊車..登山車..公路車...
3種煞車方式都不一樣嗎??還是差不多呢??
所以當下坡時速超過30/km時屁股已經離開座墊嚕!
讓他便成是習慣(手要施力打直但不要僵硬~就不會傷到弟弟),
當然這樣子就無法享受風景了~要專心注意路況
我忘記了一點~有人有馬鞍袋或蛋蛋包~冏!

總之,不論先前先後或同時,
上坡比快~下坡比慢!安全點!
最近單車事件越來越多。

所以把下坡時的速度盡量控制在30/Km以下或更低,
除了改變上述的姿勢之外
這也是最近自我的要求
(尤其跑山路都自己走)

然後分一點心看看路上的美景
俗話說:痛苦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慢(上坡或加班時),快樂的時光總是一下就過了(下坡或放假時)

如果~把下坡速度減慢,那我快樂的時間就變長了~(雖然這樣煞車的壽命就便短,但總比人的壽命便短好吧!)

好像離題了!

總之每人使用習慣不同~但要相同觀念的是~安全!
我們不是選手路上沒人幫忙開道~沒人幫你撿碎石~小心安全回家為上!
cs阿公 wrote:
小弟不推薦這樣緊急狀...(恕刪)


阿公,在offroad的下陡坡時,這是正確的方式,這樣才能用最大的前剎力量來減速
我的單車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oliver605
速度放慢
休閒 又不是比賽 安全最重要
前又點放 在可以控制的情況下
好好享受騎車的樂趣

希望大家都平安
不要吝嗇您的心哦!!謝謝!! http://tw.myblog.yahoo.com/j
我前後一起煞(緊急狀況來不及),人飛了~~ 結果下巴著地,缝了20針, 上星期才拆線....
http://tw.myblog.yahoo.com/abojes/ 很高興認識各位朋友^^部落格歡迎參觀!!
要看情況來說
我通常都是一起剎車
這樣好像會比較安全
abojes wrote:
我前後一起煞, 結果...(恕刪)

我前天也是這樣
被車子過肩摔
當狀態越來越好時,就是代表要失誤了
分享個人煞車方式....

先按後煞 (含著不鎖死), 接著前輪馬上用點放方式煞車(類似ABS作動原理, 大約每秒2回點放)
就個人長期以來的心得, 這樣似乎是最安全的方法!
你們該不會都是

XCM的前叉 + giant瓜配的4~5級碟煞然後在Giant車店裏組裝的吧 ?

然後又自己換了防刺胎對吧.

這是必殺組合的說 .

首先XCM的潛筒效應超明顯 ,

其二giant很喜歡把碟煞設成近零點觸發 , 以配合車主喜歡煞車利的感覺 .

其三giant的店大多在定車身幾何時是以空載來看,

本來車把和座位差不多高 , 一上車 , 前叉的Sag一加 , 車手就會變超趴 .

其四是又裝了防刺胎 , 防刺胎在乾柏油路上的抓地力極強 ,

所以本來用顆粒胎會打滑的狀態會變成鎖死在地面 ,

那人自然就過肩摔 .

所以如果你的車有以上幾點 , 趕快找車店吧 .

以正常設定的煞車是 1/4行程開始作動 , 1/2~ 2/3行程全制動 .

而車把和座墊的關係是要在有Sag下量 ,

至於煞車力請設到不會翻車的田地 , 強到翻車的煞車跟沒有一樣 .

另外請注意換過胎後 , 一定要找安全的地方試煞車 ,
抓感覺

基本上乾馬路抓地力 馬牌 1.6光頭 > Maxxis 一級 > 小瓜原配顆粒胎 ,

而自行車只要前輪抱死 , 基本上就是翻 , 要當農夫都沒機會 .

PS.對高階碟煞可以調力矩 , 低階只能透過來令開溝 ,

所以個人是建議用V煞就好 , 不然就直上XT或AVID中階以上的碟煞 .

另外請善用風阻煞車 , 下坡時拉高身體迎風面 , 就可以大幅減速 .

個人在羅馬及關西只要靠這個就可以壓到40左右 ,

接下來只要再輕點煞車就可以控在30km .

請不要低者頭猛煞煞車 , OK .
大大~您的說明真是詳細阿~~連煞車距離都有了~但是我還是看情況在做決定!!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