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ffon wrote:
大大說得是沒錯~爭取...(恕刪)
不記得是公視還是雜誌的報導(抱歉...我忘了)
有一年針對(搭機)旅客的調查顯示~"舊金山是旅客最想再去的城市"
我很好奇為什麼是舊金山?...如何那麼有魅力?
報導中提到舊金山市政府對於公共事務
經常採用公聽會 聽取民意 廣納意見 符合居民所需
例如要在旁邊都是些低樓層房子的附近蓋個大樓
市政府會舉辦公聽會(專人記錄)
最後結果有一項令我印象深刻~冬天陽光寶貴 下午3(?忘了)點以前
大樓的高度不能遮蔽到旁邊層房子 影響到別人光線~
小小的一件事凸顯對人的友善
臺灣的政策或建設幾乎是由上而下(也是善意)
做了之後 不符民眾需要 造成困擾 百姓感覺不到善意~
這種例子太多 不勝枚舉~
臺鐵攜單車搭火車一事也是其中之一
規定是由上面制定 有聽取使用者的意見嗎?
他一直跟我抱怨台灣的交通如何又如何
我也跟他討論起日本的駕駛員有多遵守交通規則(因去日本旅遊時的感想)
而我也因從日本回來後,也時時提醒自己應該要盡一份駕駛員應有的行為
但最後我也投降了
當依限速行駛時,後面車子就狂按喇叭,當以打右轉燈準備右轉時
外側道早已停滿了違規的車逼得我又要往內側道走
接著又被後面的機車罵,方向燈打右卻右往左行駛會不會開車阿
接著換成機車,時時刻刻要注意計程車的偷襲,公車的壓迫性內擠等等等
再換乘單車,騎程於最單純的河濱單車道,卻被前方併排車又超級優閒騎乘的單車族困在後方,接著在我後面的車友就罵我說不會超車阿,不會罵對方不要併排阿等等等
好不容易安全通過了,又要注意小朋友的突然迴轉,機車的追擊,行人的如來佛掌,棒球場上的揮棒跟球擊!
總歸起來,這就是台灣,規則是死的,沒人看就管他的規則
遵守的就好像是笨蛋,聰明者就是要見機行事
所以除了自我的要求外,真的應該提升全民的駕駛道德跟觀念才是有效的方法

naruto1980 wrote:
如果服務業做到這種地...(恕刪)
當然你也有你的選擇,我相信也不是每個店家都會因為一句顧客至上就接受別人把交通工具牽進室內
其時顧客跟店家是須要互相尊重與互相體量的,哪一邊做過了頭都會引起另一邊的困擾跟反感
就例如,把自行車帶進店家,店家不制止難保下一次會有電動腳踏車進來,有可能再下一次會有機車放進來
這時店家的作法就很重要,但是店家總不能因為有單車進來,所以就在門口貼了一張告示
說由於怕騎單車的人因為運動後流汗有汗臭味,怕影響其它人, 所以禁止單車客入內買東西,但是其它慢跑的,登山的
都不限制進入
這就變成選擇性的要求了.......怎麼達到雙贏怎麼達到平衡,就要看大家怎麼去互相的遵重
以先前提的例子,單車進超商,如果進去前先問一句"您好,不知道單車可不可以遷進來,我買個東西就走"我想店員會
考量店裡的空間以及顧客的狀況給你適當的回應,此時如果碰了個釘子也只是一個軟釘子,可能別的顧客會稱讚你很
有禮貌,說不定還會有顧客願意在門口幫你看車..說真的有些地區的超商真的忙的不行,也擠的不行..給彼此一點空間
大家加油吧 ....................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