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抽車的必要性??正確性??

站著騎 不等於 抽車
抽車之所以用"抽"這個字
重點在於踩下去的另外一隻腳
用股二頭肌的力量把踏板抽起來
(所以一定要上卡)

用體重壓下前腳
後腳抽起來
兩隻腳同時發力
然後就噴出去了

單純站起來騎(後腳不發力)
主要是為了改變姿勢讓血液流通/改變肌群 / 舒緩肌肉
其實可以騎很久
抽車的話
幾十秒就沒力了
84865426 wrote:


改天...(恕刪)

期待您試過後的心得!
相信您會跟我當初一樣!
有種根本這才是抽車的喜悅。
然後懷疑自己過去到底是在抽什麼?

此外,同手同腳的應用,
連坐著踩踏時也可以運用來核心發力。
rstmeqft wrote:
因為騎了兩年 &nb...(恕刪)

1.抽車前齒比大多會先變重,迴轉自然不會變快。
2.高迴轉的速度本來就不會輸抽車,但會爆心跳。
3.練抽車可以找一個緩坡間歇練習,十秒、二十秒、三十秒的增加。
抽車沒有必要性,卻需要很高的正確性才能夠達到抽車的效果。抽得好,武嶺頂多讓你快個兩分,抽不好,卻讓你體力透支直接少十分到半小時。

至於什麼姿勢,其實你能有個能用很久的姿勢就很棒了。遇過很多善長抽車的,大多善長一種。由於大家遇到很容易就互抽起來,所以大多會看一下。像我個人常用三種在抽的實在不多。

大至上分為搖把手跟不搖把手,還有像康康舞那樣兩個都搖。如果你目標是長距離的騎乘,會建議你學不搖把手入門,兩個都搖是比較難的。搖把手最容易入門卻最容易吸乾體力。

不搖把手又可以分為身體重心左右偏擺跟靠腰力讓臀跟大腿左右偏擺。車身其實大多會跟著搖,你不需要在意車身到底有沒有跟著搖的問題。

不搖把手的抽車,其實就是站著騎的變形,你千萬不要被一堆錯誤觀念引導了。站著騎是很重要的入門,站騎之於抽車,就好像漂浮之於游泳一樣,絕對是超級重要的。它能夠幫助你練習抽車時重心的穩定性,你的重心絕對不能跟著你的動作上下亂跑。

另一個入門則是深蹲,基本上好的抽車,就是把你的體重往下壓,你練深蹲去抓特定角度,有個角度你的肌肉群不會特別酸,用這個角度把體重往下送,迴轉速保持在50-60之間。

把握站騎跟深蹲的特定角度,交互練習,兩個入門要領都能上手之後,就開始找個穩定的長坡,然後一次抽個一兩公里不坐下,最後你就會得到屬於你風格的抽車了。另一腳要不要往上拉的問題,我是建議等你能有穩定的抽車之後再練。
抽車只是一個名詞,它就是屁股離開椅子騎腳踏車,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但是不知道那是抽車,
不用一直拘泥在這個專有名詞上面,上youtube看看公路車比賽其實大概就知道怎麼抽了。

如果爬坡,齒比的配置很重要,對大部分假日車手後飛輪至少要配11-28,大盤用CT盤(50/34)


alffu wrote:
腿力才是王道(這是單...(恕刪)


像這位苦主應該就是齒比不對,參加鐵人的齒比應該都是以平路居多,
爬坡用輕齒比比較容易騎得遠,踩得輕乳酸不易堆積,這樣腿不會騎一下子就沒力,
爬坡的體重也很重要,你要拖著額外的重量往上爬也事件累人的事情。
他朋友騎小折可以輕鬆踩是因為力矩不一樣,但是小折到了平路就一定被公路車海放

rstmeqft wrote:
因為住山區,騎的都...(恕刪)


不曉得樓主有沒有開車?

長途開車的時候,樓主雙手會一直放在10點鐘2點鐘方向嗎? 還是有時候會單手握方向盤改變一下駕駛的姿勢?

騎單車也是一樣,尤其是長途,從頭到尾都保持同一種姿勢太辛苦了,所以才會需要抽車。

抽車使用的肌群跟座騎有差別,所以抽車也可以讓部分大腿肌肉休息。

抽車當然不是爬坡才需要,平路也可以抽車,當你覺得屁股麻,腿酸的時候都可以站起來抽車。
抽車那麼帥, 當然是必要的~
抽車是利用身體的重量加重踩踏力道, 重心左右輪轉分別幫助左右腳.
雙手拉扯彎把製造反作用力, 可以增加下踩力道.
新手易犯的錯誤
1.腿打直踩踏. 這超傷膝蓋, 踩踏時, 膝蓋一定要維持一個彎曲度
2.重心太後面. 這很累. 身體往前傾, 雙腳才不用承受過多的體重, 後輪輕加速也比較容易
3.忘記迴轉. 即使是重踩狀況, 也是要維持迴轉, 一腳下踏另一支腳要拉提.
節奏順暢的話, 抽車也可以不用耗費過多體力, 可以很屌的抽整路.
巴拉卡去年冬天陪車友輕鬆騎,整路站著騎,有時候搖車,有時候不搖,有時候拉把有時候不拉把,可以變換各種不同肌肉的運用。如果沒記錯應該55分完騎吧!(心律大概屬於我的有氧區間下緣)

抽車絕對是必要學習的技巧,太好用了,而且姿勢正確絕對不傷膝蓋。
GCN就有做過實驗了,同樣的功率輸出抽車比坐騎心率要來的高,這也代表了比較容易累,但是抽車能轉換不同肌群使用是他的特點。

粉紅貓M wrote:
~~~~~~~~....(恕刪)


論述的好清楚,還細分歸類舉例說明,受教了
********* 海闊朝天傾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