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GIANT fitting

奇怪的想法,是要省錢嗎?

除非網路價差有到5折以上不然是白費工夫,

後續有很多隱性成本你都沒有估算進去。
要花錢fitting之前先搞清楚到底fitting是怎麼一回事吧!

買車前的fitting應該叫sizing比較正確。

先量身挑好尺寸,開始騎了才討論真正的fitting。

而且理論上fitting沒有所謂的一勞永逸,依照身體能力的變化,騎乘路線可以有N種不同的設定。

市面上多數專業fitter收費看起來不便宜很大的原因就是包含了後續的定期追蹤。

另外fitting的品質好壞fitter經驗很重要,但騎士自己的回饋也很重要。



sean83711 wrote:
要花錢fitting...(恕刪)


又上了一課,小弟受教了~
感謝分享
借我一格來整理一下最近看到的好文

不然一直都只是看到眾網友眾口同聲, 眾口鑠金說fitting, fitting的, 甚至還有人說fitting很重要, 重要到要說三次的 ...

連一開始的sizing都還沒確定好就要fitting, 真不知道是要""什麼就是了


大家都這樣說, 我也跟著說, 就對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5466225&p=2#68622227
nightif wrote:

Fitting 我覺得 要看你是 剛接觸公路車的新手
花這個錢 實在不值的 買車的時候 就有會基本測量
你的高度 胯高下去購買你車輛大小 一開始騎車 都會不習慣
手 .背 .腿 . 力量都還不足 像腰 會越騎越趴 整個肌耐力都
會一直改變 單車也要一直微調 舒不舒服 自己最清楚
先學會感受自己身體變化

還有一開始 買的單車 都是從便宜的買起 2萬多也算合理
買太貴 不知道會不會持續運動下去 Fitting 一次 7000-15000以上都有
佔你單車預算太多 (要是你財務自由)那就沒差

要是 買個10-20萬的 花個幾萬 做Fitting 也是滿合裡的 完全看財力

單車騎久了 會發現 自己騎乘舒服最重要 手痠了 要換姿勢 大腿酸了 小腿多出點力幫忙一下
這樣互換 練習肌肉感受度 運用每個部位 笑 會發現騎車 真的是很好玩也........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5235238&p=38#68654680
sprinting wrote:

不好意思,小弟歪樓一下
我覺得 fitting 這個詞已經被有點濫用了
真正專業 fitter 的 fitting 很複雜很耗時費工,還需要追蹤回饋騎乘狀況,我認為需要收費
而多數車店買車做的 "fitting" 應該算是 "sizing up" 量量尺寸,進行微調
沒有一定要每個人做到專業 fitting 那樣
就看你有多注重 .....
多得是神人尺寸OK 就騎到嚇嚇叫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5466225&p=4#68655083
sean83711 wrote:
要花錢fitting之前先搞清楚到底fitting是怎麼一回事吧!

買車前的fitting應該叫sizing比較正確。

先量身挑好尺寸,開始騎了才討論真正的fitting。

而且理論上fitting沒有所謂的一勞永逸,依照身體能力的變化,騎乘路線可以有N種不同的設定。

市面上多數專業fitter收費看起來不便宜很大的原因就是包含了後續的定期追蹤。

另外fitting的品質好壞fitter經驗很重要,但騎士自己的回饋也很重要。



t.y. wrote:
借我一格來整理一下最...(恕刪)

哈哈😂


我會建議先選擇怎麼騎,那一種車,光我3種車型,三個設定,新車我更讓bb與座墊前緣只差3公分,同樣公路車爬坡跟長途車架基本已經不同,做完也沒有意義
先決定要如何騎,那一種車款,自己要如何騎,再去fitting 最後才購買,這樣才是購車原則
重點fitting 並非固定,每天狀況不同其實略有差異,騎久了差異更大,而且剛開始絕對哪裡酸哪裡痛,請老手或車隊幫忙,不舒服就找出原因調整下去,但是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而且重點fitting很多設定基本上跟醫學也是有衝突的,因為國際賽事ucl規定,比方座墊離bb 須大於5公分等,這些剛好妨礙到某些肌肉運行,fitting是很好參考,但是也不要封為聖旨,除非你想當上國際選手,否則依自己適合方式調整車輛也是可行的,只是會花冤枉扣扣而已
至於是否先上卡,未必只要不要用錯腳掌拇指球點,畢竟上卡調整是準確值嗎?未必喔!有的人喜歡拇指球下方關節,有人習慣往後1公分,拇指球下方出力完全,往後1公分可帶出高迴轉速130屁屁都可以不動如山,這些已經是騎一段時間才會體會了解的,這些調整,整台調整喔,含座墊高度前後,龍頭長短,所以只要約在拇指球下方自己習慣的點做就可以喔!光一個上卡可能先動態fitting3次都不一定可以完成

禾勝 wrote:
我會建議先選擇怎麼...(恕刪)


寫得很好,非常同意。fitting這件事某些時候已經被神化了,或是好像騎車不去做個專業的fitting (各式各樣的儀器測量),就會出

事一樣。單車跟衣服差不多同一件衣服,可能今天穿覺得很好下禮拜胖了一公斤或變瘦穿起來就怪。

剛開始騎車休閒騎只要尺寸不要錯,其他後續慢慢再體會再調整也是騎車的一種樂趣。

車架尺寸是最重要的,但這可以先根據自己的身高去衡量要買哪一尺寸車架;買完後,可以依照自己的情況、感受,動手微調自己的車;彎把角度、煞變把角度、坐墊前後、坐管高度都是自己可以動手調整的。但有專業fitting確實可能一次幫你把問題搞定,沒有,就要自己一項一項慢慢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