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羽量級公路車


audia4b8 wrote:
3000
3萬
30萬
都是要有基本腳力來驅動
不是給你羽量級公路車隨便騎就能4HR上武嶺


花多少錢買車跟有多少體能騎車根本是兩件事情

混為一談不會顯得你發表多有用的內容,不必特別刷存在感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wayne1739 wrote:
還沒真的把零件一個...(恕刪)


會增加重量的東西多了,連黃油、碳纖止滑劑還有組裝時的各種小零件都可能會莫名其妙增加重量

RED 22雖然輕歸輕,但是實際上真的有比較輕的東西只剩下飛輪、夾器、煞變把;後變速器與GXP大齒盤的重量差距已經所剩無幾,甚至SRAM在更新2016款還有略為增加重量(真的只有增加一點點並改善設計)

反而現在Shimano在DA9000之後重量上會比規格再少一點點,而且2010年以後三大廠對零件重量虛標這件事情已經改善非常多,通常是與SPEC相同或者更輕一點

進入11速之後由於Campy跟Shimano飛輪的通用性意外的被發現,所以不管是什麼變速系統用Shimano飛輪的人大增,導致有一陣子Shimano 飛輪缺貨

2016 SRAM RED將XG1190再次改款,但是SRAM飛輪在運作噪音比較明顯以及終端售價偏貴的情況下還是賣得不好,包含登山車的XD規格都推的很慢,就是因為飛輪太貴(而且還得算上登山車要換XD棘輪座),反觀用舊棘輪座的M9000 XTR飛輪可是賣得非常的好

以11-28的飛輪來說 XG1190在160g,9000在190g,Campy在200~205g之間但價格可是Campy>SRAM>>Shimano

在有預算控制與預期改裝的情況下輕量化是一定會實秤,而且組車經常有時因為使用某些改裝品的考量而增加重量

套句某位很資深的前輩說法:如果你還沒有買高精度秤把零件過磅,輕量化之路是連起步都還沒有

之前用大陸白牌車架玩很大的給大就是一個玩得很徹底的好例子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會增加重量的東西多...(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與指點

個人一向不愛非常規化的零件
現有檯面上能找到的頂規零件其實蠻單純的
怎麼配怎麼組,重量就是在那區間在跑而已
當然每個零件都過秤去計算
對於極致輕量化來說是絕對不可或缺的條件
但要兼顧點實用性來說就有點抵觸了

以我個人擁有的車架來說
同款車架換上輕量化的零件
重量可以做在5.2~5.6之間
我用常規零件加上塞了一堆東西上去
大盤式功率計、水壺架、卡踏、碼錶架
秤起來也不會高於6.2
實際上路反而覺得平衡性比較好


wayne1739 wrote:
感謝您的分享與指點...(恕刪)


其實6.8~7公斤的車子就已經非常好騎,早在UCI規範這麼雞婆之前就已經有很多車重是輕到很不可思議的

以一般車架組(架子+前叉+座管)在1.5Kg左右搭配一級零件與1450g以內左右的輪組不含卡踏大概也在6.7~6.8之間

不需要特別買一些神奇品牌的東西大概也就可以擠進6.8以內,換個更輕量的管胎碳框大概車子含卡踏可能在6.6kg左右

TCR ADV SL ISP 2016車隊版成車不到7kg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了,這台現在買不到的車隊版價錢並不貴,甚至非常便宜

就我之前提過的Colnago C60車架組"不含座管大概也就1.6~1.7kg左右",但現實世界鮮少有人會把C60組到超過7公斤

其實重量在6.5kg以下就已經非常輕量化了,剩下來動手不是車架車體控制就是輪組居多,偏偏這些改變都影響騎乘的感受與操縱

樓主應該注意是使用相對上合理重量與材質的零件,不然就算一台很輕量化的車子是為了輕量而輕,騎起來不一定會讓人滿意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花多少錢買車跟有多...(恕刪)


沒必要在這裡刷存在感啦;
只是單車這種東西不是像砸大錢買M POWER 或 AMG來催油門就能比別人快...
高價單車本來就是進階車手的選擇...沒有基本的腳力被新手一台一台輾過能看嗎?
沒有體力買回家貢在家裡當藝術品不就浪費了嗎???
光講了一嘴好車沒帶出去騎都是屁啦
audia4b8 wrote:
沒必要在這裡刷存在...(恕刪)


高價位單車但騎士沒體力被便宜車友體力的刷卡是在普通不過的事情,你以為很稀奇嗎?

01之前有個很有名的淑女車女騎士還有淑女車阿伯都是其淑女車打敗高單價單車騎士,這跟能不能看一點關係都沒有

路跑這種不怎麼看裝備的運動,上凸字台的來來去去差不多都是那個體能實力的人,這些人穿什麼鞋子幾分大概也不會差太多啦

價錢先別跟汽車比,光是跟重機比起來腳踏車還真沒多少錢,買台好看又騎爽的車子怎麼樣也能增加出門騎車的可能性


audia4b8 wrote:
沒有體力買回家貢在家裡當藝術品不就浪費了嗎???
光講了一嘴好車沒帶出去騎都是屁啦


同理可證所有跑車跟重機都一樣,買回家供在家裡不開不騎更是浪費,自行車更是一種買來放著每季保養一下大概也不太會壞掉甚至爆炸的東西

不必在01玩鍵盤遊戲,就算是騎機車去觀摩一下台灣自行車娛樂賽事大概就知道,全球更多是騎裝備不騎體力的人

花多少錢買車是各人自由喔,如果只有一台Talon 27.5刷卡30萬的跑車會不會更有成就感?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高價位單車但騎士沒...(恕刪)


說了一堆還不是回到公路車要有基本腳力來驅動...
跑步平常沒再練的全馬能破4這種神人很多嗎?
不就一樣道理;
還有在這棟樓我可沒干預到別人要花多少錢買車喔~~~

Arbicool wrote:
高價位單車但騎士沒...(恕刪)

題外話,您怎知道我有一台talon 27.5 mtb?
目前等待my17公路車中只能先拿15kg的talon來練車;
掛大盤練爬坡才騎600多m爬升...老實說只有疲累感;一點也不會感到有成就感!

wayne1739 wrote:
高單價車架換來的不...(恕刪)


這點我抱持個問號:

"美利達自己也說了

輕量版的在剛性上比車隊版少了15%~20%"

確定除了重量之外, 其他性能仍比非輕量車架(甚至二級車架)好嗎?

chanel2318 wrote:
這點我抱持個問號:...(恕刪)


這是美利達的問題
不代表別家廠的產品也是這樣
至少我擁有或試過的品牌沒這情況
不過美利達這樣算很坦誠的做法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