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UCI宣布暫停比賽中使用公路車碟煞


電子大頭 wrote:
登山車用一堆,玩到飛天走璧也沒聽到有啥隱患??(恕刪)


你是有看過登山車賽事,是有集團在騎的嗎???

marx1964 wrote:
碟煞之所以廣泛運用於登山越野車
是因為制動力較大可以應付賽事中的陡下坡
而由於越野賽事路線常有.泥濘.砂石
為了避免夾器因異物卡死才採用碟煞

我以為這是登山車碟煞基本常識?XD

其實還有兩個功能啦!持續下坡需要一直控制煞車,輪圈磨熱了會影響到輪胎壓力,另外就是輪子些微變形時,碟盤不一定變形,還可以騎,還有制動力。
XC賽就是一大群人騎登山車在不斷繞圈圈呀!!
很久以前禁用的是刀輪與碟輪

破風刀輪在摔車是真的跟凶器沒兩樣 碟輪刀輪則是側風容易造成集團車禍

但這兩種輪組確實對比賽成績會有幫助 外觀也漂亮 禁掉會少了些視覺遺憾

而高端公路比賽環境沒那麼嚴苛 不用碟煞沒關係 基本上不會影響成績

況且即使是C夾也是很頂的C夾 剎車皮也是很頂的皮 還會依照氣候更換軟硬 框磨壞還有贊助商

但我們這些平凡人 不是人人用ace/red 剎車皮還要兼顧耐用性

有了碟煞真的讓人很心安 雖說自己也被碟煞傷過

有次在打氣時候 拔打氣頭時候手指順勢撞到碟盤 真的血流不止




TONY1978 wrote:
有次在打氣時候 拔打氣頭時候手指順勢撞到碟盤 真的血流不止


光想到畫面我就痛了...

小弟隊於碟盤的邊是否都應該如此銳利感到疑惑,對碟煞系統的確是不熟....
我有一台C夾和碟煞公路車
可能因為我目前在大陸工作
我這邊車友還是以登山車為主流
因為這邊有些路況太差,而且常常出去騎就有長距離的爛泥巴路
換了碟煞的公路車後,制動力確實比我以前C夾好,也不會被泥巴卡住
依我個人經驗來說,長距離下坡,常常跟車隊出去,1.20公里的連續下坡
碟煞公路車讓我更輕鬆..何況暫時禁用就禁用,我又不會參加認證比賽
年紀大了,也是大叔了,只是想運動運動,多活幾年,哈哈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碟煞公路車我相信未來應該會是主流.個人想法
供大家參考
在國際公路車賽事裡也常發生被大盤割傷的事件,所以是不是應該規定通通改內變速,齒輪箱塞在五通管的位置,這種系統在某些登山車上有配置.既然要談安全,那就順便把可能的潛在危險通通修正好了,真的是因噎廢食...





“UCI 認證” 的確成為了廠家和盲目追捧的用家的目標與心魔。問題在於直接影響到職業車種下放在民間使用啊!廠商在空力車逐漸轉型車架內置剎車V夾版或Direct brake為主流(像新版Scott foil, Trek Madone),好看了但實則制動力減弱。在香港的情況,用家莫不以購買各家頂級空力車款爲榮,問題在於此!在足夠技術駕馭它們前就騎乘,在複雜多車環境下,這些空力車種比一般C夾車款還危險!
我所擔心的是,職業車手所需求(快)與民用訓練的要求(控車得宜)越走越遠,直接影響廠商開發意願。外人對公路車刻板引象(只追求快,不懂剎車)更加確立。假若十年後公路車全都踩用內置剎車,縱使有如DA9000 優秀的C brake也無法裝上!

wind_b wrote:
我所擔心的是,職業車...(恕刪)


這是個問題,目前決大多數都是職業賽場實驗後下放,都是以快為要求,跟一般民眾要求操控得宜是2碼子事...

當然要快也是可以額外付出一些成本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