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騎登山車 用32-28 爬上去5公里緩坡 時數12-15之間 很累
我換公路車 用34-24 爬上去 時數 15-20之間 沒有登山車累
原因 除了齒比 車重 才是關鍵 我登山車15.8公斤 公路車 8.6公斤
加速 貫性差好多
還有上 新月橋 我公路車只要 降一檔就上去 登山車 要降3檔 上去
同樣的腿力 車重 真的 差很多
所以決定把登山車 賣掉了
PPYAAS2 wrote:
小弟實際 測試過
我騎登山車 用32-28 爬上去5公里緩坡 時數12-15之間 很累
我換公路車 用34-24 爬上去 時數 15-20之間 沒有登山車累
原因 除了齒比 車重 才是關鍵 我登山車15.8公斤 公路車 8.6公斤
從這數據可以看出其它的變因可能比重量影響更大,
例如體能狀況、上卡、避震沒鎖等等。
爬陡坡的功率基本上會和速度成正比,和人車總重量成反比。
從數據看來你公路車爬坡快30%,
但重量使只輕7kg,大概只佔總重的10%。
可知速度這樣懸殊的差距主要不是車重的影響。
PPYAAS2 wrote:
加速 貫性差好多
重量越大慣性越大,
而慣性越大,加速越差。
所以公路車是加速快,慣性小。
車牽來囉

主要怕不愛公路車,所以先買個基本款來試試,國產的看了一輪,塗裝又不愛,最終選了第一眼就愛上的...正好又outlet出清

至於那個比較輕鬆...答案是 登山車...
騎了之後發現....齒比就是齒比,算出來多少就是多少,就算2款車,重量差了一半....
同樣齒比爬山......
公路車會比較順,比較不吃力,阻力感覺小很多
登山車雖重,輪胎也粗,還有個前避震....34/32爬不上去了....可換22大盤...慢慢騎,慢慢轉....輕鬆可爬山.....心跳會少很多
總結....弱腳.... 慢慢練了....



p.s 其實答案,2f就有了"同樣的爬坡路段,騎8kg的公路車所需輸出的功比較少
但腿力不夠的話,齒比較重的,踩都踩不上去了,怎麼可能騎得完"
正確!
p.s 再爬了本樓....發現大家會把速度算進來..... 這裡指"輕鬆" 而不是"速度" 登山車輕鬆但是真的很慢,慢跑的可能都比較快....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