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9/13 update 齒比,爬坡...還是沒概念,拿實際騎乘問問大家....

騎車就是要熱血啊
牽車不可恥
可恥的是不練的人
越強的車手除了天份
都是承受比其他人更多的苦難跟磨鍊的
抽筋 摔車 受傷
牽車算的了什麼???
車買了練就是了
擔心那麼多 想東想西
並不會有幫助
加油!
其實與其在這討論 不如買下去來的實在

而且新車騎不動 一樣可以騎舊車練練先

遲疑太久反而就失去牽車的衝動

至於牽哪台 假設您體重偏重 會推薦碟煞車款 配ct盤

其餘的就看預算即可
portnoybest wrote:
雖然我知道怎麼算齒比,但是算出來是個數字,好像沒意義?  

我實際騎乘狀況來問好了,請眾車友解惑~~

假設 今天一條山路 3km 我用登山車(16kg) 大盤22 飛輪勉強用到28 可不下馬騎完

若換成公路車(8kg) 大盤最小34 飛輪最大32 ..... 我能騎完這山路嗎?

差了8kg 但齒比也差不少,那個會比較輕鬆??  


登山車輪週長約2m,公路車2.1m
可知同樣腳力登山車輪輸出力量會多約40%,
而人車總重如果80kg,輕8kg也只輕10%,
換公路車可能會更困難。


小弟實際 測試過
我騎登山車 用32-28 爬上去5公里緩坡 時數12-15之間 很累
我換公路車 用34-24 爬上去 時數 15-20之間 沒有登山車累

原因 除了齒比 車重 才是關鍵 我登山車15.8公斤 公路車 8.6公斤

加速 貫性差好多

還有上 新月橋 我公路車只要 降一檔就上去 登山車 要降3檔 上去
同樣的腿力 車重 真的 差很多


所以決定把登山車 賣掉了

PPYAAS2 wrote:
小弟實際 測試過
我騎登山車 用32-28 爬上去5公里緩坡 時數12-15之間 很累
我換公路車 用34-24 爬上去 時數 15-20之間 沒有登山車累

原因 除了齒比 車重 才是關鍵 我登山車15.8公斤 公路車 8.6公斤

從這數據可以看出其它的變因可能比重量影響更大,
例如體能狀況、上卡、避震沒鎖等等。

爬陡坡的功率基本上會和速度成正比,和人車總重量成反比。
從數據看來你公路車爬坡快30%,
但重量使只輕7kg,大概只佔總重的10%。
可知速度這樣懸殊的差距主要不是車重的影響。


PPYAAS2 wrote:
加速 貫性差好多

重量越大慣性越大,
而慣性越大,加速越差。

所以公路車是加速快,慣性小。
多謝大家,昨天去訂車....

到時騎回家就知道了,再來UPDATE囉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2015 09/13 更新

車牽來囉



主要怕不愛公路車,所以先買個基本款來試試,國產的看了一輪,塗裝又不愛,最終選了第一眼就愛上的...正好又outlet出清

至於那個比較輕鬆...答案是 登山車...

騎了之後發現....齒比就是齒比,算出來多少就是多少,就算2款車,重量差了一半....

同樣齒比爬山......

公路車會比較順,比較不吃力,阻力感覺小很多

登山車雖重,輪胎也粗,還有個前避震....34/32爬不上去了....可換22大盤...慢慢騎,慢慢轉....輕鬆可爬山.....心跳會少很多

總結....弱腳.... 慢慢練了....


p.s 其實答案,2f就有了"同樣的爬坡路段,騎8kg的公路車所需輸出的功比較少

但腿力不夠的話,齒比較重的,踩都踩不上去了,怎麼可能騎得完"

正確!


p.s 再爬了本樓....發現大家會把速度算進來..... 這裡指"輕鬆" 而不是"速度" 登山車輕鬆但是真的很慢,慢跑的可能都比較快....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