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er.hou wrote:
它標示60°耶...(恕刪)
60度的坡是不可能爬得上去的,坦克車也不可能,因為違反物理原則。即便是60%的坡,腳踏車能騎上去的可能性也非常低。所以那個標示應該只是用誇張的數字來警惕用路人。
單車要能爬上坡,輪胎輸出的力量一定要比下滑的力量大,但就算有阿姆斯壯的腿力,100齒的大盤,3齒的飛輪,碰到60%的坡恐怕也只能搖頭興嘆。因為縱使有足夠的傳動力量,但此力量若超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那力量將無法傳導到地面,輪胎就會打滑。當坡度陡到一定的程度時,下滑力量就會大於摩擦力,此時不管有多好的腿力和技巧,也無法往上騎。當然,靠上坡前的速度衝上去則不在此限。
一般輪胎與柏油路的摩擦係數大概是0.8左右,如果將兩輪的煞車鎖死,大約可以停在80%(約38.7度)的斜坡上不會下滑。但這是停在斜坡上,要上坡又是另外一回事,因為大部分單車是後輪驅動,此時抵抗下滑分力的重任全都由後輪扛起,假設人車重量平均分配在前後輪,此時因為施在後輪的正向力只剩一半,摩擦力也只剩一半,全車的「平均摩擦係數」剩0.4,只能應付40%(21.8度)以下的坡。
所以要爬超過40%的陡坡,要把重心放在後輪,但重心若放後輪,前輪又會蹺頭。我想大部分的人還是會把重心放在前輪,以免翹前輪摔車,只是這樣,能爬的坡就更緩了。除非能一路拖孤輪上坡,或者是換2WD的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