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究竟多少錢的的自行車才能稱的上品質精良耐用呢?

睡覺前..再來LDS一下

在這篇裡談到了不少的關於日本的車店..等等..
在說別人的好之前..先來說說台灣的好..
車本身..東西真的便宜..沒話講(品牌專賣店除外)..零件也是
台灣有慢車道..在日本..沒有慢車道..腳踏車該期在哪邊..在法律上沒有一定的界定..
修理等工資超貴..能DIY真的可以省很多錢...補胎貴過換內胎已經是常識..

所以基本上來說..各有利弊..

再來說說小弟所見日本的現況..小弟在那邊的教授剛好也是自由車的愛好者..
在研究室裡..我們很少說自己的車多少錢..
在一般日本人的眼裡..那是天價 ..
有騎腳踏車的大學生理.. 10k日圓上下的車是大宗..約合台幣3000元前後..
那種車大都是大陸做的..
為了抵制這種車便宜車..日本的廠商制定了一套品質自主規範BAA
http://www.baa-bicycle.com/

也有雜誌拿了9800日圓賣場車做長期追蹤..
硬操..硬跳..結局是..證明了實用大眾車採用鐵系材質是明智的決定..
車台本身並沒有因劣質而發生問題..
不過在實際案例中..還是有因為劣質車而受傷的實例..

大概就是要說..日本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高級車多..
但是因為人口多..所得也較台灣偏高..在都會區好車的能見度就會多一點..
但以這兩年的台灣..個人感覺把腳踏車視為運動的人口已經是遠超過日本..
這點也應該是大家應該引以為傲的..因為我們的玩車環境還不差..路差了點但同好一點都不少..

再來說說店家..
在日本比較專業的店家..維修區與工具的陳列管理與組車台的使用是滿基本的..(台灣也有不少這樣的店家)
但這些畢竟是專業的店家..台灣有許多的掛牌店觀念上是傳統店家的轉型..
自然可能在某些部分會有所不足..也難怪..車廠本身有想把這些進步較慢的店家取而代之的感覺
但取而代之的部分占了多少?有沒有過頭..哪些地方又不足..卻也值得三思
簡單的講..直營店外..專賣制不許有其他車種混售在日本就不多見..
也造就台灣的高級車販售取向的店面裡獨缺某品牌的車..要可以..用調的..
而氣派豪華的店面..對於客製化的組車服務似乎較不重視..甚至沒有..(但卻有賣車台)
與當初看到外觀的期待確實有所落差..
客層的鎖定相當的明顯..或許..服務是有預定與目前的客層共同成長而增加服務的項目..
如果只是要永遠這樣賣..市場成長太快速..如果過不了幾年會飽和..甚至消退..
腳踏車就是這樣..升級也是一大部份的樂趣..將來有更高需求的車友要如何回流?
這部分..在國外的高級車取向店家也是以此(零件升級,組車)為重要市場..
當然..以企業的角度來看..或許還是會有比消費者現實而受限的無奈..
好加在的是..在台灣近年來多了更多的高品質的小店..
自然這家不做的生意總有人做..各式的店家還是會有各自的客層..
也因此選擇適當的店家也就格外的重要..

已經不知所云..反正..在台灣玩車不會比較不幸..但是要慎選店家八

最後來貼一個所謂的日本腳踏車車牌..

這是一個強制登陸的制度..但是很多高級車因為不放路邊..
也都沒有登錄..基本上警察不會怎樣..
但是警察真的會臨檢上課中的學生..查贓車..或是去一台台的比對丟棄在路邊的車..
小弟丟過兩次淑女車..也都因此找回..
(貼紙的材質有點像保固防拆的那種..不是簡單可以除去的..)

約一年前日本歌手 忌也清自郎 的愛車失竊
(茄子的片尾曲以各種自行車品牌諧音作詞即為其作品,清自郎接觸腳踏車僅數年..但熱心推儣獲選第一屆日本腳踏車名人..)
因為媒體的一再報導...嚇的車賊把車棄置路邊失而復的..也是一件趣聞

最後講一下工具...

(本人並沒有20部腳踏車..花雕兄你記太多了...)

SNAP-ON是滿知名的..但論高級其實..大概算雙B的..
不過很多東西都有終生保固..但也很多東西據說是在台灣生產?!...一般大都是找業務購買..

台灣是工具的OEM大國..不一定要買到有品牌的..只要東西的品質ok..
但可惜的是很多較優的工具..都要透過跑車廠的業務購買..市面上大概不能仰賴所謂的DIY賣場
生意難做也不好苛責..

這禮拜1到4都很忙..真的要擠出一篇工具應該要到周末了吧 ..
有興趣的人請再等一下吧..盡量把所知道的分享給各位..
素人自 po..僅供參考.. 來自高雄之肉腳..請多多關照..交流
抱歉本人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好,在議題中也常偏離主軸,而造成了誤會與讀者不快的感覺,深感抱歉...

這樣說好了,我想組裝的,就是一台日本的高級淑女車,正確來說是一台輕快通勤車,這類產品在日本有很多的變化型態,但在台灣卻是到了3000圓左右的價位就停止了,再往上就成了所謂的公路/登山車的入門車,「甚至只是形狀做的很像但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的車種」,關於這句話的涵義,我想應該很多人是可以認同的。

為何說我想組裝,因為市面上並沒有現成的“成車”,所以就變成了「雖然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代步車,但卻變成必須用組裝的形式來達成」,也有人反駁我說LX系列已經是高級登山車的零件,我所說的話很矛盾,但我會這麼說,那是因為材料取得的問題,打開SHIMANO的官方網站,您可以看到除了公路/登山車以外,還有一個產品的類別叫做「舒適車」,但試問市面上可以很輕易的買到這些高級代步車的零件嗎?所以會想退而求其次,選擇比較容易入手的配件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但最基本的,堅固耐腐蝕的代步車骨架,現今的市面並不存在,這樣說也許又要遭轟了,但台灣屬酸雨型態,就算剛性算是一種奢求,但抗酸性的產品又在何方?我很想說我在日本當地看到的代步車都是閃閃發光的電鍍零件,就算是看得出有點年份的車,還是一樣光亮無比,他們都真的那麼愛惜常常擦車?我不這麼認為,但也許能解釋成氣候的差異吧!因此我也不再去比較,總之在本土,抗鏽是很重要的!!

把故事回到三、四年前,當時我買了一台很漂亮的雪白淑女車(也是捷安特),送給我的妹妹,這是一台線條優美且擁有閃亮亮的電鍍零件的車,但畢竟是不到5000元的低價車種,配備完全不能要求,但我至少針對幾點做了改裝,就是將塑膠踏板換成鋁合金的軸承踏板,以及安裝了一顆日本製的磨電燈,還有一組LED尾燈、鈴鐺等(連鈴聲與鈴鐺外觀都是去比較過才決定的),但最重要的是,原廠的剎車系統很不靈光,本來想把前煞車換成跑車系統的雙軸夾器,但預算用盡只好先換煞車皮...,除此之外,一些像是煞車線等處,均有重新做了最佳的調整。

再來說明一些改裝上的阻礙,最大的阻礙就在於原廠的前叉沒有磨電燈的預留座,因此必須使用轉接架,外觀完成度上扣了不少分數,也造成了發電機的角度一直很難抓到最佳的平衡,雖然之後終於獲得解決,但是轉接架的後續狀況也是相當多,吃了不少苦頭;其次,原廠的菜籃支架是左右垂直平行的,病無法容納車燈的空間,又為了此問題,四處尋找了適用的支架(一邊垂直、另一邊帶點圓弧凹折的支架,可以容納車燈),就只是個支架,但也因台灣不流行安裝磨電燈,所已鮮少有適用的菜籃支架組件,當時市面上FUJI淑女車有搭配適用磨電燈的菜籃、以及後來在大賣場有看到一些裝有磨電燈的車款有適用的菜籃支架,不過看的到成品是一回是,無法買到單一組件「支架」才是重點,雖有託FUJI車行代為詢問原廠是否有組件可提供,但都沒有下文,最後則是在一家熟識車行老闆的努力下,調來了一個適用的支架,才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還不收錢呢!),有沒有很誇張?但在這個市場普遍不流行以及原廠不支援的情況下,能遇到的困難就是那麼的大。

要說我的行為是在做淑女車「日規化」嗎?我雖本意並非如此,但卻時是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後來雖有意加入發電花鼓來解決發電機的摩擦阻力問題,以及升級內變速機的後續計畫,但都在頻頻問不到組件的情況下告終,然而最大的問題卻是來自於該車本身的品質受命,漸漸讓我對它失去耐性以及繼續升級的價值...

怎麼說呢?這台造型優美的淑女車,光是在維持亮麗上就十分費力,我每隔一、兩週就幫它打一次蠟,但仍無法抵擋它日漸泛黃的脆弱肌膚,不到半年,就整個暗沉發黃了,再來就是電鍍組件,本車已經是車庫車,下雨天也不外騎的,但才買來不到數月,就發現表面出現的繡斑,於是去鏽保養也成了一個例行公事,但無論我怎麼努力,它就是會繡下去,更扯的是,連有烤漆面的車架也從內部鏽了出來,從此,我再也不去照顧它,任它用最“自然”的方式存活下去,果然,一年後,整台車電鍍組件鏽的亂七八糟,車架再怎麼擦拭也喚不回青春....,我在這台車上所投入的金錢,先後已經超越8000元台幣了,可是再怎麼樣也無法擺脫“先天體質不良”的宿命。

另一方面,我手上有一台十幾年前生產的輕快車,廠牌不明,CR-MO車架,前三角還是方便上下車的低斜管,在我十年前得到它時,他就已經是一台回收廠不要的骯髒舊車,但當我把它牽回家擦拭時,卻發現車上的組建全都泛著光芒,就連骯髒的車架,再經過擦拭與上蠟後,居然也出現了光亮,就這樣,這台車繼續陪伴了我十個年頭,偶爾以會騎去爬爬山,沒出過甚麼問題,只是國中時期很愛玩甩尾,因此鋼絲換過了幾條,更令我訝異的是,車上的那兩塊疑似不鏽鋼的擋泥板,多年後仍就保持著光亮,且根本不用刻意的保養,而隨著時代以及騎車習慣的改變,我也從吊夾換成了新式的V夾剎車,滾珠BB軸也終於在兩年前“爆珠”掛點,換成了軸承BB,以及輪組換上了公路車升級後換下來的組件,一路安穩的陪伴我度過了這麼多年,也因此,當這台老車與那台風光一時的亮麗淑女車擺放在一起時,心頭上的滋味非常的複雜......

目前這台老車正列入下一階段的升級計畫中,也在考慮要不要換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寫篇報告了,它並不會是「日規化的淑女車」,但仍就是一台代步休閒取向的車,所以發電花鼓,以及高級內變速系統,都會考慮進來,但最大的困擾是,要如何保有它的“老味道”,這是個很難的課題。

究竟多少錢的的自行車才能稱的上品質精良耐用呢?這本來就是很抽象的議題,像我這麼偶而喜愛挑戰一下極限的人,用車習慣自然會與一般人不同,但就像是這樣的我,也是會希望「輕快通勤車」的領域,能有更佳的實力產品出現,為什麼?公路/登山車雖然都是不錯的產品,但騎上街簡直是惡夢,不要以為所謂的“高級”就一定是輕量化或是傳動順暢度什麼的,在「輕快通勤車」的領域中,我所重視的是生活上的適用性,一樣是淑女車,為什麼普利司通等外國廠牌就能推出那麼有創意的商品?先前我也另外發表過了自行車甩尾的影片,片中那台日規淑女車為何可以承受表演者那樣激烈的操控呢?一般的鼓式剎車要擁有那樣的鎖死能力也相當不容易呢,國興衛視不也是播出過淑女車大賽?相信大家對於節目中那可以跳樓梯、跳繩、跳土丘、鎖前輪擺尾等高級動作的淑女車感到不可思議吧!?當然這是極端的例子,回到創意的設計,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方便性極佳的防盜裝置,或是防止前輪擺動的龍頭鎖死裝置,自動為輪胎充氣的花鼓,還有安靜又乾淨的皮帶傳動車種、電子內變速車款等,一些簡單的配件像是太陽能蓄電的小巧尾燈、各種功能性的置物架選擇,這些都是那麼的單純小事,但國內卻只能乾瞪眼,或是試圖從公路/登山車配件中尋求答案,不然就是更複雜的土砲訂製,這不奇怪嗎?前面有人說「沒市場」,確實也許如此,但夾縫中求生存的方式,卻也甘苦交加......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抱歉本人的表達能力不...(恕刪)


閣下的發言只給我一個感覺,那就是「語無倫次」...

應該這樣講好了,閣下該問的是「有什麼方法或管道可以買到日本的代步車」,買到了就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就這麼簡單。

若您推崇的日本代步車還不能滿足您的需求,那表示至世界上沒有這種車,要不接受現有產品,要不就自己設計生產製造,也許可以大賺一筆也說不定。
Hakurin wrote:
最後講一下工具...


這部分我很有興趣, 我一直對工具有著特殊喜愛, 希望能多介紹一下



jakyou wrote:
閣下的發言只給我一個感覺



另外, 對於"夢與理想的實現者"他所講的, 我所理解到的心得跟大家好像不太一樣, 或許對於文章的主題敘述不是很明確, 但也不至於"文不對題", 更不至於"語無倫次"啦, 又不是喝醉酒 呵呵~

這位大大只是純粹抒發感想啦, 大家也別太嚴肅的去看待了~
其實是心有戚戚焉

臺灣雖然是自行車大國 , 不過粉多車種是不賣臺灣的 .

像我想要的輕便通勤車 , 雖然是臺灣做的車架 .

但就是買不到 .

所以我現在的車架還是十年前的 .

十年前還有這種機能性的車架可買 .

高達40Kg / 12000cm3的貨物容量( 外掛帶子可達 60000cm3

有一次上特力屋 , 一包25Kg水泥加一臺半馬的抽水馬達 , 一樣給它載回來 ).

雙LED大燈加上尾燈及大型的雙後照鏡 ( for 夜間作戰).

配置完善的煞車及擋泥系統 ( 為了雨中作戰 , 現在高級車要奘完整的擋泥系統很難 ).

針對臺灣馬路的前後懸吊系統 ( 具踩踏平臺及鎖定的鋼簧後避 , 難找到爆 ).

強力的全套07 XT ( 誰說通勤車就要騎的很痛苦 )

整車加起來 , 零配件也要個 40K以上 .

朋友都說 , 你神經呀 ?

都十年的車架 , 你還換啥零件阿 .

我只能反問他們 , 現在臺灣去那生這種車架 .

可以載物 , 又可以裝強大的煞車及傳動系統.

最重要的是還要能裝不差的前後懸吊 .

這種車只有國外有 , 英國還有那種20"的車系勒 .

現在還在想辦法搞那個英國的20"車架進來 , 不然現在這個車架掛點 .

以後就只能騎機車了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