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阻止較重的車子下滑所需的力道比較大
例如:你要阻止一台機車和一台腳踏車下滑
完全不用煞車,只靠人力去撐住,哪一種較費力?
(雖然機車有較重的車身和較粗的輪胎、提供的摩擦力比較大)
同理
雖然較重的人摩擦力較大
但是抵銷摩擦力、風阻之後
較重的人所得到的下滑力量還是剩的較多
所以仍是會比較快
以上是推測
因為我和老婆騎車時也是
碰到下坡(不踩踏)我就會比老婆快

如圖,體重分解成兩個方向的力量
與路面垂直的正向壓力 * 摩擦係數 -> 摩擦力
與路面平行的力量 -> 前進(滑行)的推力
重的人可以獲得較多的推力
這個推力要應付的開銷有幾項
例如:風阻、地面摩擦力
應付完之後,剩餘的才是可以用的
其中最可疑的應該是風阻
風阻跟受風面積有關
體重兩倍的人,受風面積雖然略大
但決不會到達兩倍的程度
所以其獲得的滑行推力扣除風阻之後
剩餘可用的推力比較多
應此可以滑的比較快
Dasga Lin wrote:
太好了! 看起來我...(恕刪)
這跟伽俐略所提出的不太一樣
如果今天同樣一公斤的鐵 但面積只有5*5CM 而跟 同樣一公斤的紙 但面積是100*100CM
哪個下降的快?
而在腳踏車上又不一樣了
因為我跟我朋友去騎也是這樣
他的是06XT輪組 我的是07XT輪組
他比我重 也比我大隻
同時靜止不動下滑 他就會一直遠離我....
我想應該是跟
mig33 wrote:
我覺得換另一種角度想...(恕刪)
這位大大講的一樣
要有越大的力量迫使讓原本停住的車開始下滑的靜磨擦力消失
而越重的人 正向的動磨擦力越大 越能讓阻力消失
"較重的物體落下的速度比較快"--這是亞里斯多德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 此一理論延續千年, 無人敢懷疑.
但是在四百多年前, 伽利略的實驗挑戰了的亞里斯多德論點, 之後, 牛頓以數理公式總成古典力學.
從此, 無人敢懷疑伽利略/牛頓的論點.
歷史的轉折點是否又到了呢?
伽利略的實驗除了比薩落體實驗外,還有一個有名的斜坡滾珠實驗,但是這斜坡滾珠實驗是導出"落體距離"與
"時間平方"之間的觀係.
Maybe, 如果我們能重覆這個斜坡滾珠實驗,但是用大小重量不同的倆個球, 不知是否比較重的會有比較快的速度?
OK,如果各位車友能討論出something, 那我們就可以為亞里斯多德平反,物理課本也必須重寫,那一定是任何大考必考之題了!!
A Man who enjoy life.
中間一段
「
直到 伽利略 注意到 空氣阻力的影響
取用 大小不等重的 砲彈(鐵球)從 比薩斜塔上拋下來,
證實: 物體 在地球表面 當所受 空氣阻力的影響可忽略(或相近)時
會以相同的(加)速度落下。(重力質量與慣性質量)
」
而且落體實驗前提是 物體體積要相同
而 質量越大 受到的重力引響也會越大 產生的慣性也越大
所以較重的人下坡會較快(重力影響) 但要煞停的距離會較長(或久 慣性影響)
但理論上
如果體積相同的兩個人與兩台車 同時下滑 但質量不同(例如上下管裡置放鉛塊加重)
或是同一個人用同姿勢騎同一台車,但上下管分別有加重及沒加重
會一樣
可是現實中要考慮變因太多,SO...不可能一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