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不嫌醜的話還有另外一個方式, 就是買 Topeak 的防水上管馬鞍袋.
基礎款 (TriBag Series)
進階款 (Tri DryBag)
「人還活著但心已死去,這是生命的悲劇。」
RBB213 wrote:
在下因為社團要務,需要隨時騎車時幫大家拍拍照,所以不能不帶手機
拍照.個人以為還是讓相機專職較佳.(300mp的小DC已足擔當)
手機拍照畫素已有長足進步,但功能與一般相機仍有差距.
隨行拍照,以相機為之,也比較多樣與生動.
RBB213 wrote:
(在下目前坐騎是彎把公路車,空間更顯狹小 & 有美觀之虞)
手機,相機都是三防機,穿車衣放車衣袋子.沒穿車衣就放坐墊包,
用一條小方巾包住其中一台,然後放進去.
RBB213 wrote:
有沒有推薦裝在公路車上把的手機包呢?
彎把車只在龍頭上放碼表,其餘都是淨空的.
個人大多使用坐墊包.
公路車,個人的建議是將相機或手機固定在手臂或大腿上.
有點像女間諜在大腿上藏手槍或匕首那種方式.
找不找得到,可能要問007.
RBB213 wrote:
& 有美觀之虞
動動腦或動動手,將袋子綁上去或縫在車褲or袖套上應該都可行.
既不必擔心跳車,也可讓這兩個device如影隨形,方便.有效率.
這樣,應該會很酷也不難看吧!(很像荒野大鏢客)拔槍超快!


這東西如果年底上市之後應該就不需要常常拿智慧手機出來, 如果又可以透過手機去取得碼表資訊的話, 這樣就不用一直低頭看碼表或是拿手機出來, 甚至還可以兼當行車紀錄器.

「人還活著但心已死去,這是生命的悲劇。」
車輛行進間 不可以是用手機


【公布日期】101.10.13 【公布機關】交通部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五日交通部(90)交路字第00030號令訂定發布全文12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五月十五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10131134號公告第11條所列屬「行政院新聞局」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一年五月二十日起停止辦理
2‧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月十三日交通部交路字第10150153002號令修正發布名稱(汽車駕駛人行駛道路禁止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相關裝置實施及宣導辦法)及全文14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法規內容】
第1條
本辦法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一條之一第三項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本辦法所用名詞定義如下:
一、汽車:指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二條第一款所定之汽車(包括機器腳踏車)。
二、手持式行動電話:指須以手握持而進行撥接或通話之行動電話。
三、撥接或通話:指有撥號、接聽、通話或數據通訊等使用狀態者。
四、執法人員:指交通勤務警察或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
第3條
執法人員於攔檢汽車駕駛人行駛道路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進行撥接或通話之行為時,應以不妨礙交通秩序及行車安全為原則,必要時可以錄影或照相採證方式辦理。舉發時應明確記載違規事實與相關事證。
第4條
為避免汽車駕駛人於行駛道路時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影響行車安全,中央、直轄市、縣(市)交通及公路主管機關、警察機關應會同各級新聞主管機關訂定計畫並經常協調大眾傳播機構、社團或民間團體,共同宣導汽車駕駛人於行駛道路時勿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
第5條
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督促所屬於召開村里民大會或其他各種集會時,宣導村里民於駕駛汽車行駛道路時勿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以維行車安全。
第6條
行動電話廠商於銷售手持式行動電話時,應於使用說明書加註相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並告知消費者勿於駕駛汽車行駛道路時使用,以維交通安全。
第7條
中央及直轄市各公路監理機關應就汽車駕駛人於行駛道路時使用行動電話之危險性、正確使用方法及違反規定之處罰等相關事項加強宣導,並納入駕駛執照考驗筆試題庫及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課程。
各公民營汽車駕駛人訓練機構應將前項相關內容納入交通安全課程內容。
第8條
各級政府機關及公私法人團體應率先倡導所屬人員,於駕駛汽車行駛道路時勿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
各級公私立學校應於集會場合中,宣導教職人員及學生,駕駛汽車於行駛道路時勿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
第9條
汽車駕駛人於行駛道路時,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進行撥接或通話之處罰,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一日起實施。
為配合本辦法之實施,直轄市、縣(市)交通及公路主管機關與警察機關應相互協調,視當地實際狀況,預先訂定執行計畫辦理。
第10條
警察機關應就使用行動電話致發生道路交通事故之相關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提供相關機關參考。
第11條
本辦法之宣導工作,由交通部會同行政院新聞局策劃並督導之。
第12條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