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堆公式看得眼花撩亂.其實力矩很簡單,就是力乘力臂.踩踏的切線力都一樣.力臂也就是曲柄軸跟踏板軸都一樣.不管曲柄事長甚麼樣子.結果還是一樣.力矩都一樣.行近距離一樣再進一步算到功也會是一樣..不知道這東西省力的算法怎來的.看了一下圖片.裡面講到的"好像自動被牽引著往前跑"那是因為曲柄形狀賦予了較大的"彈性表現"的機會.所以在上死點位置會受到另一支曲柄的帶動加上蓄積的彈性動能在連續運動下比較容易的"滑"過死點.其實作用的功沒有改變, 只是運動感受的改變.好像穿著有氣墊的運動鞋跟穿沒氣墊的運動鞋跑步是一樣的.消耗的功基本是一樣的.至於省力...只是感受爽度的問題.
一般曲柄在上死點向下踩踏只會對BB施壓,這個曲柄在上死點下踏的力比一般曲柄更容易轉成讓曲柄前進的力吧?但是上卡又踩踏夠順暢的人在上死點通常不會很用力向下踩,所以這曲柄的作用應該適合不太會踩踏的新手.以上純屬個人臆測.
Tony愛運動 wrote:這出來好多年了,樓主怎麼現在才突然想砲?是不小心踩斷了嗎? 這種唬人的曲柄的確流傳已久,不過最近在常逛的Bike Rumor網站看到這組"台灣之光、國產精品",忍不住又想消遣一下,不過看來開發者還不死心,現在改成了ISIS軸心及外掛BB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