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分享] 2007年 Fuji Team 富士碳纖公路車

周二回家之後稍有不適,想說只是累了點,沒想到自己這麼虛...
重病臥床整整兩天...大概是流汗加上沙塵暴的髒空氣吧...

登山車會追不上主要是齒輪比加上輪徑的關係
像我的齒比最輕的還有1.478,換句話說踏一圈後輪都可以轉1.478圈了
齒盤:SHIMANO DEORE XT 22/32/44T
飛輪:SHIMANO DEORE XT 11-32T
這是你的大盤和飛輪齒比,如果是用32/32也只有踩一圈後輪轉一圈的效率
再加上公路車的輪徑比登山車來的大,如果以同樣的踩踏速度來看,登山車追不上是很正常的...
更不用說有些勇腳...爬坡如履平地...只能看著他的車尾燈消失在視線範圍了

騎公路車的快感跟玩登山車是不同的
兩種的樂趣不同
要親自試過才知道
不只發燒兩天..po前篇文當天晚上再度發燒倒下....
今天應該算是真的好多了,結果開始下雨囉,還沒牽車去給老闆調
也還沒去把停車架拿回來...人真的要多運動練身體....
恩~~沒錯~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之前常下雨就沒騎車了說
昨天從台中市西屯區~騎到南投名間找朋友~~順便逛逛~吃吃喝喝的
騎回到家也晚上了~想不到騎平路~也是挺累人的~~也許太久沒騎車了~
回來台中我是走省道3號~~總是覺得前變怪怪的~~
騎著騎著~居然看到一家富士車店~~老闆人很好~~幫我調了一下
還幫我把水壺裝滿~~那家好像剛開不久~~~直說下次也要進公路車來賣~
呵呵~離題了~~
後來我騎回台中~回原車店調~才發現~是我的變速方式錯誤~真慘
原來~前齒盤不只退檔有兩段~連進檔也是~~金害
Niise wrote:
周二回家之後稍有不適...(恕刪)


登山車在爬坡會追不上公路車絕不是齒比的問題啦!

如果說是齒比的問題,那把檔位調重不就好了!

追不上原因很多:
一、輪的慣性小,胎的寬度小:慣性就是指輪組的重量輕;胎的寬度小,滾動抗阻就小!
二、車子輕量化
三、車身的切風性(平路影響較大)
四、少了避震器來吃掉踩踏的力道!

我騎公路車,跟單避震無法鎖定的前避震登山車(有換馬牌1.3光頭胎)爬五指山的時間會差大概10%左右!
當然公路車因為齒比重,騎起來會較累!所以差距其實不到10%!

這是指連續的上坡,要是平路的話或者是上上下下的路段(比如106縣道)那兩者的差距會更為明顯的!

good886 wrote:
登山車在爬坡會追不上公路車絕不是齒比的問題啦!

如果說是齒比的問題,那把檔位調重不就好了!

追不上原因很多:
一、輪的慣性小,胎的寬度小:慣性就是指輪組的重量輕;胎的寬度小,滾動抗阻就小!
二、車子輕量化
三、車身的切風性(平路影響較大)
四、少了避震器來吃掉踩踏的力道!

我騎公路車,跟單避震無法鎖定的前避震登山車(有換馬牌1.3光頭胎)爬五指山的時間會差大概10%左右!
當然公路車因為齒比重,騎起來會較累!所以差距其實不到10%!

這是指連續的上坡,要是平路的話或者是上上下下的路段(比如106縣道)那兩者的差距會更為明顯的!


前叉 ROCK SHOX SID TEAM,線控鎖死
齒盤組 TRUVATIV STYLO TEAM 22 / 32 / 44 T
飛輪 SRAM PG-990, 11- 34 T(實車到貨11-32T)
重量 9.4 KG

因為飛行堡主的車子前叉等級不低喔...這種重量,跟公路車並非天差地遠,已經有得拼了,
我覺得"上坡時"切風性和還有輪組慣性都不成問題,不過輪子的胎紋有很大的影響
齒比方面只要腳力能負擔,齒比越高自然就越快,我猜當時堡主以較輕的齒比踩吧?所以要追上當然比較難,
我提出齒比主要是說,如果要追的話,堡主當時即使把齒比調到跟公路車最輕齒比大約相同
也還有輪圈大小的差距,換言之還得在把腳的迴轉速提高或者換更重的齒比才追得上囉。
這樣的話體力的花費應該會比公路車來的吃力。但是追不到嗎??
不...君不見一堆登山車勇腳唰唰唰也是巴掉一堆公路車,重點還是腳力阿...
請問fuji的車折扣大約是多少?
Eugene
很多人都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統一回答一下好了
基本上我問了幾家都是8.5折,不想要維修組裝的話應該可以低到8折甚至更低
但是這就得看你自己功力拉,我既沒工具也沒經驗,這些錢給老闆賺我是覺得沒差
但是如果你要買些配件就會拉高售價拉,我自己的話配件買一買大約就是9折了

其實大家都太在意價格了,算一算差不到幾百塊的話,在家附近找一家沒有負面評價的店
其實重要的多了,老闆甘願幫忙你也樂的輕鬆,重要的畢竟是騎車不是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