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產品被發明最少都是為了解決一項需求,
而如果產品被量產且沒有快速的退出巿場被場淘汰 ,應是此產品有其基本的效果在某方面的優勢在。
但有時高高興興買回來會發生不合的情況,大部份是
1、買回來後發現,本身的作業習慣早己有效可達到此產品的效益功能,以致將同一件事做了二次
而造成浪費做白工的現象,除非是做極度安全性(例如安檢作業) / 超高規格(軍規 / 航太產品)
否則一般不太會這樣操作。
2、就是看大家買就買,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前後順序不對,以致未能發揮其原本設計的全功能反而
勞民又傷財,人財二空。就像買了法拉利6速手排但用4檔起步一樣,起步怎麼跑也比 Toyota 慢,
我本身也有買單眼 + L 鏡但有時拍出來效果比我帶隨身機拍的還糟糕,因為還沒掌握鏡頭後那個腦
袋的問題。
建議暫時先放著,確認一下不適發生的原因,謀定而後動,看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