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直擊車禍現場!


為什麼讓小孩騎在前面呢?

公路車直行 小朋友沒注意直接橫向騎

還應注意而未注意哩

到底是誰未注意

要告也可以告監護人

你以為是高雄助跑姊歐
多保重 還好雙方人沒事 河濱單車道之前很多車友就有警告過了
就算你慢慢騎騎也還是會出事
昨天我在八里因塞車停下來會車也莫名被對向的小朋友朝我的方向對我輕微嚓撞
對方家長卻淡淡說了一句謝謝 連抱歉或對不起也沒有
其實如果沒說 我也不會怎樣 因為見多了

因很久沒假日騎八里的單車道 昨天明顯沿路炸彈一堆 例如:小孩急停 只是因為在前方的爸爸靠右要休息 沒事先跟孩子打聲招呼 結果 爸爸有注意後方來車慢慢靠邊停好了 但孩子見爸爸停車 卻突然緊急煞車停在路中央 還好我早有預警也騎不快但還是需要緊急煞車才煞的住~還好我車速不快 不然又是追撞一件 爸爸見狀也沒說啥 我也只能輕聲淡語對著小朋友說 (小朋友你知道這樣緊急煞車很危險嗎?) 希望他聽得進去 其實是要說給爸爸聽的 整路下來 騎不到2個小時 就看到一2則公路車撞小孩的事 其實這沒有誰對誰錯 應該是說 看到小朋友就要多住意放慢速度並且雙手含住煞車桿的 我是覺得相關單位應該多跟有帶小朋友或遛狗 以及跑步的朋友宣導注意事項~重點騎車就是速度放慢 人跟車多的地方不管哪種車都會出事

以我來說 像昨天的經驗 更讓我確定 假日千萬不要騎去那邊
ryancha wrote:
感謝各位的指教..我...(恕刪)
同意 小朋友沒有自主觀念不懂事 家長只能盡最大的能力做督促之責
至於跟在後面或者想超車的車友 真的就是要多注意
ReinforceII wrote:
自己家的小孩請自己負...(恕刪)
邱老二 wrote:
案發現場:同盟三路(愛河自行車道)。

肇事者年約小三的孩童。

受害者中年男子。...(恕刪)


樓主,我想你搞錯了吧,受害者應是孩童吧﹗
看到公路車的車架,我想它有一定的速度吧﹗駕駛者是白痴嗎?在一條闊度不夠一輛气車行駛的單車路上,我想連三架單車並列而行也很困難,這條是單程路嗎?雖說沒有時速限制,這位中年男子就可以妄顧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嗎?
這十字路口明顯有其他行人使用,中年男子有注意道路的環境嗎?他的速度適合在這環境嗎?
管教小三的孩童?我不知你們小三的孩童是什麼年齡,在香港,9歲的小孩是可以免除刑責的,大眾也知小孩的自制能力比較底,不是要比較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小孩吧?
如果說中年男子沒錯的話,我想駕駛氣車在橫街窄巷上飛馳,只要沒超過速度限制也沒錯吧﹗
不管事情對錯

站在家長的立場 當下孩子被撞了 會覺得是你的錯

更不用提說會向你說聲抱歉

就跟道路上汽車發生車禍一樣 撞人的永遠都比較吃虧 對方因違規再先被你撞 反而要負的責任比較少

人都是自私了 他如果當下向你說抱歉就表態是他的錯 對方就會開始擔心車子的損害是否就要全權負責

所以你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了

看警察那邊如何處理了

祝福你!!!!
ryancha wrote:
不好意思..謝謝您的...(恕刪)
這只能請相關單位多做宣導
我想我們無權去指責或怒罵對方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糾紛與麻煩
毛帥 wrote:
我的看法是~1. 要...(恕刪)

alex0719 wrote:
為什麼讓小孩騎在前面呢?

公路車直行 小朋友沒注意直接橫向騎

還應注意而未注意哩

到底是誰未注意

要告也可以告監護人

你以為是高雄助跑姊歐..(恕刪)


小孩在河濱公園騎車
被比他高速的大人騎車撞

您設身處地的幫人想想
還說得出那番話的話
也真服了您了

廖阿土 wrote:
不管事情對錯

站在...(恕刪)


我同意人是自私的這句說法~
看來看去,真的只能說這件事如果換成是兩位小朋友對撞的話呢?
你家小朋友可以亂騎亂撞,別人家也可以,所以歡迎來河濱玩卡丁碰碰車?

在"公共"休閒場地,應該也有相關的基本常識要教給小朋友,不然未來小朋友騎車通勤呢?長大後騎機車呢?

騎車休閒當然要玩得盡興,但是不代表就可以亂衝亂撞,昨天騎河濱一個小時內,不知道看到多少小朋友騎到對向去,回頭看一下有沒車也不會...
有家長教導過他們轉彎要看車嗎?
還是盡量逆向沒關係?
這不只是權不權利的問題,這是互相尊重的問題,也是一個教育問題~不是帶小孩丟公園去就不管~
各位大大,別再戰了,如果覺得小弟前一篇發言中肯的話,就再聽小弟嘮叨幾句吧。

前一篇發言是針對公路車騎士所提出,在這裡還有一些給家長的呼籲。

雖說河濱道及一些遊憩區的自行車道是休閒用途,不應該騎太快或是做訓練用途,但是請使用者也要尊重其他使用者的權利。

尤其是帶著小朋友的家長,應該要以身作則,教導孩子使用 trail (應該是行人和自行車共用的吧) 的安全守則及禮貌,包括靠邊單列行進、不並行佔用車道、暫停時要離開車道、欲超車時要先呼喊、聽到後方呼喊時要做出回應靠邊禮讓‧‧‧等等。

如果小朋友的操控能力不佳,會到處飄,則家長有義務要把小朋友控制在隨時可停下的範圍裏,盡一切可能的努力避免意外發生;不但尊重其他用路人,也保障自身安全。

自行車道多起來和全民注重休閒娛樂也不過是最近幾年的事,臺灣民眾的用路禮儀和安全習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請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快樂有禮貌的用路人。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