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墨爾本玩,市中心有條亞拉河,旁邊就像淡水一樣,大家下班就可以在河邊餐廳坐著吃飯,感覺很棒。那時就覺得沒有颱風的國家真好 我以前常去河濱公園打籃球,通常颱風過後有些籃架會移位,運氣更差的會被沖倒,然後滿地泥沙要隔幾個月才會消失。至少萬華區有堤防保護不會淹水。
本來就是疏洪道久久一次遇到百年大水災時能發揮作用平時閒置花些許經費做低度開發拿來給人民享用這經費只有數億卻能發揮一年至少300天一年破億人次免費使用比起花百億蓋蚊子館更有意義多了這是德政,不是浪費,請睜亮眼睛看事情
ahsien wrote:河濱那些腹地功能就是拿來緩衝並吸收漲水並疏洪,裡面的自行車道與運動場只是附加的利用價值,也不是主要交通道路,沒那些疏洪地和堤防,水就直接淹入城裡了.... google7401 wrote:本來就是疏洪道久久一次遇到百年大水災時能發揮作用平時閒置花些許經費做低度開發拿來給人民享用這經費只有數億卻能發揮一年至少300天一年破億人次免費使用比起花百億蓋蚊子館更有意義多了這是德政,不是浪費,請睜亮眼睛看事情 google7401、 ahsien 大大說的有道理像日本也是在河堤下的河濱設棒球場,請看《多啦A夢》《好逑雙物語》《柯南》卡通、漫畫內容。
google7401 wrote:本來就是疏洪道久久一次遇到百年大水災時能發揮作用平時閒置花些許經費做低度開發拿來給人民享用這經費只有數億卻能發揮一年至少300天一年破億人次免費使用比起花百億蓋蚊子館更有意義多了這是德政,不是浪費,請睜亮眼睛看事情 之前也是淹個一天水,隔兩天就很多人回到河濱車道騎車、散步和慢跑了。一整年也不過淹個幾天,善後花個一陣子,但還有三百多天造福了無數市民,所花的納稅錢也絕對不會比那舖了又舖卻永遠凹凹凸凸的市區道路多。很多人自己沒使用到,就說這是無所謂、無意義和浪費的建設。如果真想知道是不是浪費,哪天假日天氣好時,去河濱走走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