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道路如復興南北路適不適合作自行車道?光復南北路適不適合再拓寬?建國南北路要怎麼騎法?或者就乾脆騎巷道?大家可以再想一想喔!
Doenitz wrote:
你還是錯,沒事硬要擠出幾句話來謾罵而已....(恕刪)
現在是誰在謾罵? 你有必要攻擊不同意見的網友嗎?
公共政策,公共建設,都是可公評的事,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已。
大安森林公園人行道上的地磚,已經有16年了喔? 所以破掉是應該的? 呵呵,還記的真清楚呢...
對不起,我就是不能接受,去看看國外吧,百年為基數的地磚多的是,16年破掉的地磚並不是什麼光榮的事。
如果地磚16年就該破掉,那市府應該在第15年就有人行道的汰舊更新計畫。
規劃單車道是好事,難道就不能配合周邊,尤其是人行道的汰舊更新計畫嗎?
大安森林公園裡面是不能騎車,
所以在其園區周圍的人行道上設置專用道,
一方面便於民眾的休閒活動,
另一方面又可以人車分道,
騎著車慢慢地繞著公園四週,
愜意地享受時光,
所以休閒的成份比較大。
敦化南北路的專用道是用來通勤用的,
既然是通勤,
行車的速度自然要比休閒的時候稍快一些,
如果專用道設置在在人行道上,
勢必會造成行人安全上的威脅,
這二者在使用上有所不同。
2.
熟知台北市交通的朋友一定知道哪些幹道的車流較多,
幾條主要的南北向幹道中,
有條件興建專用道的還真是不多,
復興和建國就別提了,
平日的車就多到不行,遑論尖峰時間;
光復的距離短,南北縱向聯繫度不夠,
況且在南京東路時還轉個彎;
新生/松江因目前捷運施工,
新生又有公車專用道與機車專用道,
有條敦化專用道已經是偷笑了。
coffeepig wrote:
其實敦化南北路單車道...(恕刪)
最近剛從紐約探親回來, Midtown, Downtown 是有自行車專用道, 但是不多.
第一天看到有些自行車專用道被佔用, 心裡很想罵人.可是到了第二天, 第三天, 發現紐約的自行車是很被尊重的, 心裡就羨慕了.
在紐約的眾多的單行道中, 自行車是隨心所欲的; 可以逆向, 也可以騎上人行道. 我還看到最誇張的: 單車在紅燈的路口不只逆向, 而且在那邊點啊點的, 突然一看沒車就闖過去了.
還有一次是在十字路口, 自行車就從轉彎的計程車陣中穿過去, 計程車就是緊急煞車, 也沒聽見它按喇叭, 也沒探頭罵人.
不然, 就是單車就鎖在路燈桿, 路口也幾乎都有警察, 就是沒看到警察取締單車, 也都沒看見有人罵單車違規.
如果紐約以前有警察在自行車道站崗, 那麼現在肯定是沒有的.
因為是去探親, 也沒有特意研究紐約的交通法規是怎麼定的. 只是覺得在那兒自行車如入無人之境, 可是好像也沒有造成麻煩. 或許應該去拜訪拜訪, 研究研究.

這張照片的本意是要拍自行車道如何過十字路口,不過看起來對岸那輛自行車好像就是逆向.

說起台北市的路面不平, 看看紐約這張照片, 我們也該偷笑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