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pu0821 wrote:其實台灣是個工業國....(恕刪) 提醒一下 是智利...不是利智利智是某女明星(後來跟李連杰結婚)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6%99%BA
減碳有其實質意義但是到後來人為的曲解與包裝詮釋後就走了個樣.連碳都可以成為基金買賣交易,我個人的觀點是那純粹是站在資產階級製造合法利益所開發出來的遊戲規則,個人的節能減碳措被拿來當作理由.要減碳,那麼從電力公司做起,從工廠做起,從你我的消費習慣做起,我們努力省,其他國家用力生產,全球的碳足跡不減反增,那台灣的環境會比較好嗎?
Lanxlot5475 wrote:其實我比較懷疑的是,...(恕刪) 核能不會造成生態浩劫,世界許多先進國家都在增加核能發電廠. 關於核能發電廠的安全,可以到台灣電力公司網站,點選左下角的"核能資訊透明化".
小弟想,發電廠的碳排放量,似乎與騎單車沒有非常直接的關係發電廠的碳排放量應該跟民眾的用電量比較相關,大家少用電比較有用單車比起車輛來說,確實是可以減少碳排放量但是台灣民眾一般都是騎單車運動,比較少騎單車通勤上下班,所以減少的碳排放量相對有限
eee168 wrote:樓主不要被騙了吧騎車...(恕刪) 大大,我不是來抬槓的小弟是這麼想啦,我們騎車不能減碳,但是起碼可以努力做到 carbon neutral也就是努力讓因為騎車所產生的碳,與騎乘單車所減少的碳排放達到平衡我們沒那麼大本事減碳,起碼不要再「送碳」了吧?這樣,起碼不會增加環境的負擔,還額外賺到健康您以為呢?所以,自備飲料,減少購買瓶裝飲料、使用充電電池...這些都是有助於carbon neutral 的好辦法喔還有沒有其它的好主意,請各位大大努力發想貢獻智慧吧Carbon neutral, Health bingo!Oh, there's one more thing...我是天天騎車通勤的,來回25公里,略盡棉薄之力啦~~wgn307 wrote:減碳有其實質意義但是...(恕刪) 大大,碳權交易是京都議訂書架構下,一項用來提供減碳誘因的設計因為減碳所產生的碳權有經濟價值,所以減碳可以產生收入提供這樣的經濟誘因鼓勵排放大戶減碳當然,如果正府沒有相對的超標排放的罰則的話,也是沒有用滴所以這種交易沒有大大想的那麼不堪啦
Lanxlot5475 wrote:全球暖化又跟碳排放有直接關係...(恕刪) 暖化_碳含量_臭氧層破損這基本上還只是一個"理論"另一個派的"理論"是說暖化_跟太陽引力有關因為地球受到太陽引力的關係使的地球越來越靠近太陽所以地球的表面溫度逐年升高這理論個人認為比較接近事實否則全世界都在排放廢氣為何只破北極圈?(北極恆向太陽)當然~減少廢氣排放~依舊是未來的必修課題~而減少廢氣的工作?我想~如何減少雨林的銳減!是更重要的課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