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騎小折跟登山車的致死率

不會騎卡踏車 wrote:
怎每天都會有這種無聊...(恕刪)


抱歉,絕無藐視小折的意思
個人覺得若是"一般"民眾
對機械缺乏了解,只是偶而騎車
擁有小折的機率一定較高

對於前後快拆(非摺疊機構),以及車身摺疊機構,龍頭摺疊機構(摺疊車特有)
諸如此類的機械結構的機能及動作,也是懵懵懂懂
萬一發生鬆動,或是調整錯誤,或是上一次騎乘時造成的鬆動
在下一次的路程中,或會產生一些影響

這些因素是不是值得憂慮



ufjk0816 wrote:
萬一發生鬆動,或是調整錯誤,或是上一次騎乘時造成的鬆動...(恕刪)


可以去翻翻過去幾年的文章,到底是不熟練摔車多,還是因為車輛的各種快拆解體而摔車的多(包含各型車輛)。

單車需要人去操縱,人為因素就算四輪的都可以翻車了,何況是兩輪的。

最大因素還是"人"。


至於你列的這些個別因素,安全則是建立在良好的設計與材料。

例如前叉快拆溝下方會有凸起,即使放鬆前輪快拆,前輪也不致於會脫離前叉,
需要將快拆繼續轉鬆至可跨越凸起才能卸下輪子,這就是一種安全設計。

摺疊扣也會有兩道保險,防止使用者操作失誤。或是縱向摺疊車,要摺疊恐怕除了
鬆開快拆扣,還得在空中轉一圈才折的起來。

因此選擇車輛要注意車廠口碑,與該款車輛的設計是否有安全問題,
(新款車不要搶快,上市一段時間有問題自然就會浮現出來了)
會比在這裡擔心來的有用多了。
去問官員啊~會得到一個答案~那裡不死人
這種問題也可以拿來討論喔
蠻奇怪的
騎哪一種車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車主本身,每一種車都有它的訴求功能如果把小摺當登山車一樣爬山急下坡,當然比較不穩危險型較高,小摺車本來就是適合平路休閒騎,慢慢騎才安全.
ufjk0816 wrote:
騎小折跟登山車的致死率
...(恕刪)

嗯~~~以重力加速度的原理看來.....騎登山車要把人撞死的機率,比騎小折把人撞死的機率高一些~~
坐在馬桶上想不通的事...
用一根頭髮判斷一個人是美還是醜

別傻了

這種連抽樣調查都不如的統計資料

拜託不要再拿出來了

是福是禍上天自有安排

自己小心最重要

跟車扯不上關係

更別提這些個案文章了
無聊的問題
要不要比小折與機車的致死率
新聞報導二件小折意外,一件非小折意外,

所以小折的致死率比較高,原來統計學是這樣算的阿,

我一定要找時間回學校找統計學老師算帳,說他教的不對....
在巔峰的時候留下精采、在脆弱的時候離開。

所有的機械設計都有其優缺點,
我只能說盡量去選擇合乎自己使用的車就對了,
面對自己的單車的設計缺點
(為了取其優點就必須針對它的缺點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當使用時機或是使用者不同時可能成為優點)
應該更小心使用就對了。

舉例

卡鞋
優點---可以提昇約30%的踩踏效率
缺點---增加?%的摔車機率(因人而異)

傳統 V夾煞車
優點---維修保養簡單,平均重量較輕
缺點---非線性致動力,遇水效能衰退明顯。
油壓牒煞 相反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