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車架真的很方便我是8年前跟G牌買的好像是美國製的(現在沒賣了)都是用高強度尼龍繩固定拉緊以前載2台兒童車很久沒用了上月帶兒子去參加300K載2台公路車到花蓮才再用攜車架 來回台北還蠻堅固的 固定繩都沒鬆鬆地應該5年沒用攜車架了 心裡也怕怕的就自己去五金行買附有魔鬼氈的長固定帶將車架跟行李箱綁一起 加強固定我覺自己買帶子加強 多一道防護
我也來回應一下:第一,這款攜車架收折後,幾乎不增加汽車的長寬,且不遮擋車牌,幾乎不妨礙日常轎式汽車的使用,堪稱設計上的一大優點。第二,安全性部份,汽車加、減速、風阻造成的前、後應力,都會集中在u型管的底部與底版結合處,的確是問題所在。接下來我舉一個我個人錯誤使用,造成的事故供大家參考,先說結論:這款產品好像沒那麼壞。事故地點:公司B1與B2坡道交界處事故過程:綁上一輛TCR Alliance後,忘了B1 B2交界處上方有一個限高門,我從B2開上來,油門一加,只聽到「狂」一聲巨響,我就知道出了什麼事啦。事故後狀況:我把車繼續由坡道開出地下室,到戶外空曠處,TCR仍完好的站在後行李箱上,撞到的地方是座墊,因此腳踏車完全沒事。但是,大條的來了:固定在後行李箱前緣的勾爪,被強大的瞬間拉力帶動,把行李箱前緣向上拉起變型,前緣後方因而凹陷,勾爪無法再固定在原處,呈現自由狀態。由於車子還好好地站著,我在心碎之餘原本還想是否可能再開回家,因此用兩手用力搖了整個攜車架,發現有些原本沒有的位移晃動,當下決定把車卸下來裝在後座,回家。在家裡的車庫裡,拆下攜車架,仔細研究了一下,那個勾爪很強,一點變型都沒有,我的後行李箱鈑金敗下陣來,那個U型桿的底板有點變型,至於固定U型架的關節,從外觀上看不出什麼損傷。我的感想:撞上限高門的應力真的非常大,而且是瞬間爆發性施力,出問題的卻是我的鈑金。我想上路後只要加上確保帶,問題應該沒那麼大。不過,由於我的攜車架剛買才三個月,才裝車子三次,因此是否會有後續的關結疲勞的問題,無法從這件事故中驗證。
先不管公司如何回應,我相信版大不會無的放矢,但是,您將單車移至路肩,汽車亦離開現場,這表示事故現場已破壞,而且又無照片,該公司如何相信?報警的話,頂多罰款,但是和公司談判的籌碼變多了,也不會讓版大您如此的氣憤。若我是快客公司的人(前提我不是啦),除非有照片,不然我也不會處理,只當某些人要敲竹槓而已。若是這種狀況,開記者會,可以試試看,但是,沒現場照片,這會要如何開呀。購買此產品時,未聞商家告知該商品如有掉落,有其處置程序?這句話就是版大的不對了,這種事情本來就是要報警呀,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商家並無告知,但是我認為這並不構成您順理成章不知道要報警的理由,雖然公司方面的態度我也非常不以為然,但是,若是以後有類似此狀況,建議您,保留事故現場、照相、等警察來。ps以上有些話說的是有些重,但是,句句中立之言,並無靠邊說話之實,若有讓版大不悅之處,敬請見諒。
此公司產品SBC900-2上個月購買,用了四次了,每次檢查都仔細,且用上了確保帶,不過心裡還是很怕單車會掉,因為有前例,請問快克公司要如何來增加使用者的信心呢?有一次開上高速公路,也被後面車閃大燈好幾次,且後面汽車都離的遠遠的..若它是個不安全的商品..為何可以上市呢,不知道買這款是對還是錯....
真是天公有保祐,人沒事就好.不管車頂或後背式車架,都有掉落(大部份被認定人為疏失),失竊,傷鈑金...等風險.前幾天去逛金弘笙高雄店時,店員推薦一組車內架(新產品---幸福fun車架,還附袋子裝前輪,墊子防弄髒內裝),很實用,價錢還可以.
外掛式的攜車架有其先天的缺陷,就是穩定度,再加上臺灣的法令規定不能遮住車牌,所以才會有一大堆匪夷所思的掛載法出現,像是腳踏車“站”在後行李廂蓋上。一般小型車輛較為妥善的方法是用車尾的 hitch receiver 加托式攜車架或用車頂架,像我自己就是用 THULE 的 990 ,掛著車子在高速公路以時速 80 miles 跑個 200 miles 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