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樓主這樣有負責的父母拍拍手!最近騎車,發現像樓主這樣的父母有增加的趨勢,真的是個好現象。而樓主遇到的情形,我自己也看過。真的很無奈!只能說那些人缺乏教養與公德心,唯我獨尊,不管走到什麼地方、不管身份轉換成哪一種用路人,都是一種公害。當他是行人時,他可能就是不走斑馬線、突然從路邊衝出來的那種。當然,他一定也覺得自己有權利走在自行車道中間,和朋友並排散步,因為對他來說,路是他的,自行車是跟他借路。當他是駕駛時,八成也是橫衝直撞,不曾禮讓行人、我開車我最大,即使在小巷子也呼嘯而過。當他騎車時,摩拖車也好自行車也好,也必定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亂因不在小孩或大人,而在騎士的心,懂不懂得彼此尊重、禮讓、將心比心。
chin11072002 wrote:罪在縣市政府主管單位怠職不作為的結果。這個問題只有台北縣市才有,台灣其他地方沒有。 Mobtom wrote:1. 「這個問題只有台北縣市才有,台灣其他地方沒有」?你是孤狗大神嗎?你怎能如此斬釘截鐵作論斷? 大家不要動火氣..雖然chin11072002 大講的比較尖銳...不過他卻指出問題重點(雖然他漏掉譴責罵人的那兩位沒品騎士)。我們來看看中山高(國道一號)興建跟『拓寬』過程據說當初設計評估時...以為台灣車子上高速公路數量不多....結果等到通車沒幾年就必須『拓寬』到八線道...假如初期就有眼光設定全程八線道...你說那該多好.今日大台北單車道假日已經出現龐大車潮...比如關渡橋-渡船頭-13行、社子-關渡-淡水..這些假日人車擁擠地方出現追撞或不愉快糾紛不用驚訝(我就親賭好幾件)...只要這些地方單車道不比照中山高拓寬...一定會繼續出現因單車道狹小而造成的不愉快問題...我認為避談單車道寬度已經不敷使用....這是錯誤的....假如台北縣市政府相關規劃人員能以此為教訓.....拓寬擁擠路段+新建單車道時考慮使用人口.....一定能讓大台北單車道更臻完美。..............................................................資料來自維基百科1971年8月14日,中山高速公路動工。1974年7月29日,三重至中壢通車。1975年11月10日,中壢至楊梅通車。1976年10月10日,台北至三重通車。1977年12月31日,圓山橋至台北、楊梅至新竹、豐原到台中通車。1978年10月31日,林口至機場交流道『拓寬』為雙向六線道完工1981年8月10日,三重至林口『拓寬』為雙向八線道。1984年9月17日,林口至機場交流道『拓寬』為雙向八線道。1987年,林口至楊梅段『拓寬』完成。1999年12月,楊梅至新竹段『拓寬』工程完工。2003年12月,新竹至員林段『拓寬』工程完工。2006年9月29日,鼎金系統交流道至高雄交流道『拓寬』工程完工。
說真的~這個世界已經改變了其實真正需要教育的是所謂的大人我常跟我身邊的小孩說一個故事如果你(大人)打破水杯,你會如果自圓其說?我想應該是說:啊~真不好意思~我怎麼那麼不小心~歲歲平安(碎碎平安)....但如果是小孩打破水杯,你會對那小孩怎麼說?我想應該是不斷的訓誡他,甚至罵他打他都有可能。為什麼如此,因為在大人的思想裡,大人只是不小心犯錯,小孩卻是因為不聽話而犯錯其實大人不是常因愛玩害死自己甚至害死別人所以我常跟小孩子說:其實大人更需要被教育。大人常常寬以律已,嚴以待小孩你說是嗎~!!-------------我騎車遇到小孩或者老人,就慢下來找機會超過去為什麼~因為小孩老人本來就動作慢~這有什麼奇怪的連這點都不懂的人我看不配做人(因為每個人都會經過這兩個階段)但只要是看起來像好人的人做出了不對的行為,我還是會提出勸告因為這是出於一番好心那為什麼不對壞人說因為壞人聽不懂好人所說的語言(壞人好像有語言障礙似的,常常聽不懂別人的好言相勸,還會因此發火,真的很可怕的)所以只好放著壞人自生自滅抱怨文....完
space123 wrote:雖然chin11072002 大講的比較尖銳...不過他卻指出問題重點...(恕刪) space123 wrote:只要這些地方單車道不比照中山高拓寬...一定會繼續出現因單車道狹小而造成的不愉快問題......(恕刪) 這文分明是樓主在譴責那兩位沒品的車友嚇到小朋友,我怎麼感覺space大認為單車道拓寬了,那兩位車友就會變成和藹可親了?!兩位都有轉移焦點之嫌喔...........
space123 wrote:大家不要動火氣..雖...(恕刪) 我相信你買股票一定不賠錢,事後諸葛誰不會,你就能預測車輛會大增單車會風行,如你四年前發此文,而你提出單車將風行之證據並要求拓建單車步道而政府視而不見,那你現今批評我絕對支持你.單車道再寬還是會有問題,因為不禮讓及將心比心才是問題所在,只要大家還是如此自私,此問題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