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價格很難降...供過於求=價格理論上會降價~但是會聽說用減產來抑制價格崩盤!很多只要打出"限量發售"通常都比一般流通品價格高些..這就是商人啊!不過目前單車價格相對於以前是真的不便宜(賣場促銷車不算的話..)所以如果因為熱潮退了而讓單車價格更便宜,對於我們這些基本盤倒也是好消息
經濟不景氣是原因之一另外, 單車運動休閒的普及, 單車版的熱烈分享讓很多想參與的人, 有了較正確的單車知識來源, 減少一些無效的消費在01裏很容易發現, 早期有不少人, 買車一輛接一輛, 升級再升級, 買配備毫不手軟最後才擠出心目中理想的騎車模式, 可以說走了很多彎路有很多大大家裏的與單車有關的東西, 多到可以開店了在以前, 很難想象, 一部車子居然有好幾個坐墊, 踏板, 輪子, 車袋, 車燈還好, 對於汽車, 不會在家裏擺幾套的坐墊!
billy1125 wrote:那又怎樣今天天氣這麼...(恕刪) 當然有嘍,今天去參加廠商辦的風櫃嘴聯宜賽不過肉腳的我是倒數第三名~~不過一路從原住民公園到風櫃嘴只因為水壺沒放好掉下而落地一次撿起來後馬上繼續騎~~時間太難看了,就不說了
新車市場是在萎縮,我們這裡有很多零組件供應商,廠商表示,訂單明顯減少了。新車的市場萎縮目前來看是有的。一、一窩風現象在退。二、換新車的理由減少(單車單價、功能、材質)三、招募新兵的活動吸引力不足。四、單車運動沒有計畫關卡化(居家周遭>隔壁鄉、鎮>隔壁縣、市>山坡>越野)。大家所謂的「大廠」,是否請各位來評斷,他們推動「單車運動」的核心價值到底是「盡速得到利潤」?或「永續保護環境」?當「石油」(製造所需的動力成本)及「鋼材」(製造所需的原料成本)明顯的下降,為何「成品」的價錢不能反應?從以上的現象,是否有透露出「大廠」他們要的是什麼?
cybastar wrote:根據陰森新聞的報導,...(恕刪) 我想這是正常的,應該還有很長一短時間不會降,當原物料剛開始漲時,會囤積一堆起來,隨著行情逐漸往上,車商也隨著調漲成品價,但是有可能原料是之前庫存的,下面自己想!直到原物料跌,但是成品價還是沒跌,因為在高點時備的庫存,還沒消化完啊~~,而且還會趁這個機會大砍下游零件供應商的價格,大廠為甚麼會是大廠的原因我現在瞭解了!吸消費者的血,吸下游的血來壯大自己。最近聽一個朋友說他們公司被國外IKEA採購大砍20%。
買車的變少應該是真的~現在去一趟,以前空空如也的單車店裡時,已經變成『滿、滿、滿』~。這不是生產增加了!而是買車的少了,畢竟台灣的市場,很快就會飽和了!!以後不會說就沒有人買車,而是會回歸常態。車店要生存,要回歸服務第一的的信念,不能將賣車當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