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小弟是選手出身
所以在設計流程和工作人員的配置都是必須推敲在推敲
舉凡
ESPN極限運動錦標賽
捷安特杯
美利達杯
自由車環台賽
NOKIA Totally Board
二馬文化季
飛躍921
等大大小小賽事
其中不只是專業人仕參加的半職業賽
還有更多的一般民眾要參加的比賽或活動
玩家級受傷都是自認倒楣
而一般民眾參加都要填類似(生死狀)的東西
並不是卸責 而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
也許平常很健康 但是比賽那種壓力
沒有身歷其境過是不知道那種緊張
總之建議志在參加 不在得獎
等到自己確定要走這一徒
再尋求管道進入正規車隊
畢竟那是另外一種層次
生命誠可貴 千萬別逞強
再者
最近單車熱門的程度
各大單位爭相舉辦單車活動
但是專業的承辦團隊 不出五個團隊
分身乏術
變成廣告公關公司 把單車活動當成行銷活動舉辦
一點專業性都沒有 所以在規劃上面非常的糟
定點醫護站 機動組 收容車 等等...
參加人員無限制上綱 越多越好 因為照片人多好看 對上頭有交代 明年預算在變多
使得交管時間長 . 工作人員因為預算的關係 無法增加
承辦單位必須是非常專業的
這此次的承辦單位好像跟前年老濃溪三鐵承辦單位是一樣的吧(那一次也是一位車友撞橋,掉到溪底 嗚呼哀哉)
雖然委員會名稱不一樣,但是換湯不換藥

其實我也是參加此次比賽的一員,固然此位先生發生不幸真是令人婉惜(我好像有看到他在路邊休息),但主辦單位的草率更應負一些責任.
雖然比賽的人程度有高低(我就是那程度低的),收容車卻早早離我而去,而我後面還有蠻多參賽者的,試想,在後面的人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收容車只有一輛約10頓的卡車).
比賽簡章上有寫在出火有一補給站,但是我到了那邊卻連個鬼影子都沒有,打電話問在前面的同事,他也沒有看到,望了望我那沒水的水壺,只好再騎回恆春7-11補給,我是後來才聽說那是給車隊的人補給選手的.嗯嗯~~簡章怎都沒寫啊!!
到了終點,工作人員早早撤了,到底終點在哪啊??先到的同伴破口大罵,問那工作人員,妳們現在就撤,那後面到的參賽者怎辦?萬一有人受傷怎辦?工作的小姐說:她也不知道,要問大會才知道,她也是奉命工作的.

一路從社頂公園下滑至大尖山停車場,開始頒獎了,便當呢??不知道,問了之後才知要到去哪拿,結果,已經沒了,這時真是群情激憤啊!!後來又說會補,等了許久,也沒人說明要去哪搭車(要搭車回大澎灣須事先繳250元),跑到前面問,才說後面那邊遊覽車找車上即可,到了車旁,靠~~是這樣上車的啊,只見一個一個把車丟上車,司機也不知道誰要做那一輛,因為每位司機名單都一樣,只見我剛買三星期的HB3就這樣疊在車內走道上,此時領得到便當了,但大家已不爽吃,要回家了,上車問司機才知道,他們接到公司指示一輛車是坐40人,靠!!坐40人車怎麼擺40輛啊!!
對於此次的活動真的只有無言兩字,那位先生如果在主辦單位能用心一點,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