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愛運動的你,膝蓋健康嗎???

Lanxlot5475 wrote:
話說到膝蓋疼痛。上次...(恕刪)


我不是醫生,但依我看書的研究,猜這症狀有"可能"是中醫的血氣不足問題。
以下是我的研究心得,謹供參考!隨便看看就好~

以中醫來說,
運動對健康的影響是加快血液循環(打通經絡)、提升人體免疫能力、促進新陳代謝(排泄廢棄物)。
但是不會增加人體的血氣能量(反而會消耗血氣能量)。

從人體的結構來看,
膝蓋像是運轉的軸心,
而腿骨是支撐人體的架子,
但人類的骨頭只能承受垂直的力量,(跑歩最能體會)
橫向的力量需靠肌肉的搭配才能發揮最佳動能,
如果肌肉受傷暫時失去應有的功用時,
人體就會像是紙牌一樣,很容易一推就倒。
當人體的血氣下降到一定的水平時,
肌肉中的血液就會供應不夠,
肌肉就會失去輔助骨頭的拉力,
然後相對產生不適應症狀出現。

短期補氣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休息多睡覺,
長期則要注意,膝蓋後的經絡是足太陽膀胱經,
該經絡起於晴明穴、經頭、背、臀、至足至陽穴。
(多按膝蓋後方的穴位,委中穴位於膝窩橫紋中央,主治腰痛、坐骨神經痛、膝痛)
股關節位於股骨上端約成130度力學角度嵌入髋臼內,
股關節受四條強而有力的靭帶(坐骨靭帶、髂骨股靭帶、阯骨股靭帶、圓靭帶)聯繫骨盆,
如長期轉位與行走時力學角度不均衡(走路姿勢、腿型等均會影響),
可能會造成這四條靭帶退化僵硬、缺血、缺氧,
所以要多多注意保養。
我愛單車.新路線.新冒險 .能騎多遠就看心有多堅強
pei_9527 wrote:
有車友是骨科主任 也...(恕刪)


我是聽說剛運動完吃ok!但沒有依據~
我想了一下,把人體比喻成水缸好了,
如果水位還沒滿,再倒水下去還OK,
如果水位滿了,倒再多的水進去都是會流出來。
所以如果人體有需求,吃了應該有效吧.....
我愛單車.新路線.新冒險 .能騎多遠就看心有多堅強
Holly0918 wrote:
我不是醫生,但依我看...(恕刪)


感謝大大的建議,我這就來試試看 . .
www.cycliving.com
好文一篇,幫您推一下~~ :D

健康騎車才是重點~
魔劍騎兵黑藍海豚 wrote:
我左膝蓋四年前當兵時...(恕刪)


感謝分享~
恭禧全癒
但也要小心復發喔!大家一起持續運動吧~


希望大家踴躍分享!大家一起預防~
我愛單車.新路線.新冒險 .能騎多遠就看心有多堅強
慢慢毅 wrote:
我也是膝蓋痛協會的新...(恕刪)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等膝蓋好了,想騎多快(遠)就可以騎多快(遠)~
祝早日康復喔!
我愛單車.新路線.新冒險 .能騎多遠就看心有多堅強
C.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3~4倍 (單車運動較接近第C項)
.......
四、進一歩思考如下:
正常人的膝關節平均可承重35公斤,
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機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較快。
EX:一個體重50 kg的人,每踩踏一次時,膝蓋約要承受200kg (50*4倍)。


請問單車運動膝蓋的負重幾乎是體重3~4倍 , 是從那裡聽來的? (http://hungtauliao.spaces.live.com/blog/cns!A033725618200238!545.entry ??)

騎車時, 要放開雙手, 屁股離開坐墊, 在踏板上跑步, 才可能對膝部產生這樣的壓力.
當然, 你也可以把坐墊降到超級低, 膝蓋頂到上死點踩踏, 說不定也可以達到這樣的壓力.

我沒有用過臏骨帶,所以只能將我的小小"猜測"結果,先起個頭讓大家參考一下,
希望其他高手能來幫忙指點一下,真正原因為何?



小小研究心得,謹供參考~

第一階段研究:
膝蓋是人體中最複雜的部位,
所可能產生的病痛也有好幾種,不止臏骨這個問題而已,
所以各位大大最好是先了解自己是屬於那一種問題,
再決定要不要使用護具、再決定使用那一種護具會比較好。(最好問醫生)

第一階段結論:還不了解自己問題原因前,不要濫用臏骨帶。(不然有可能造成反效果or 延誤醫治時間)



第二階段研究:
臏骨帶的功用:
1.限制關節某方向的活動
2.限制關節超過某個範圍的活動(限制或固定關節)
臏骨關節異常,主要產生的原因:
1.臏骨壓力過高(股四頭肌肌肉拉傷引起纖維收縮,或開刀時膝關節囊縫合過緊,都會造成臏骨之壓力增高)
2.臏骨位置異常

第二階段結論:如果是屬於上述原因,即可藉由臏骨帶之使用來預防受傷。(需適度休息、降低運動強度)




第三階段研究:
依據中醫經絡分佈:
人類腿部外側有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人類腿部內側有足太陽脾經、足陽明胃經。
依據中醫論述: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說的也是勞損傷筋,產生氣血不順之情況,
對肌肉的影響依序如下:
1.正常肌肉(具有正常彈力與張力)

2.肌肉膨脹(乳酸廢物堆積)

3.肌肉酸痛(血行不順暢、神經受壓迫)

4.肌肉僵硬(組織伴隨局部缺血、缺氧、神經萎縮)

5.肌肉骨化(纖維骨化後,感覺麻木而不酸不痛) (治療順序是反推回去,由5至1)

第三階段結論:除了臏骨帶之使用外,尚需伴隨經洛保養進行修護。(簡單說就是休息按摩補充養份及調整姿勢)



總結感想:如果可以不使用臏骨帶就儘量不要用,如此一來才能夠練肌力及方便促進血氣循環。如果需要使用最好是交替時用(狀況好時不用,狀況不好時再用)。
我愛單車.新路線.新冒險 .能騎多遠就看心有多堅強
AlanDerBa wrote:
C.上下坡或上下階梯...(恕刪)


我當時是在國外看到的,謝謝大大的提醒!
除了大大所說的不同騎乘姿勢及技巧及坐墊調整外,
騎不同的單車車種、使用不同的迴轉速、以及鞋子種類與質材也會影響膝蓋的負重乘數。
故為了避免爭議,我會將前文做客觀之修正,謝謝!
我愛單車.新路線.新冒險 .能騎多遠就看心有多堅強
一篇好文~~
推一下~~


Holly0918 wrote:


我不是醫生,但依...(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