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liaw wrote:
星期六去騎車的時候,...(恕刪)
上上個禮拜和同事一人牽了一台 Adventure Acend 2 (定價 39800)
重量約 11kg (不含腳踏)
後避震是優力膠, 效果出奇的好, 後下叉直接連 BB, 沒有關節, 直接靠下叉本身的變形量來吸收震動. 加上吸震坐墊, 騎起來感覺夠硬, 碰到小坑洞又不會震得屁股發麻.
前避震是單管避震器, 感覺像是短行程油壓緩衝, 和一般雙桿避震器比起來差很多, 不過這台車不是設計來跳落差的, 錢避震作為緩衝功能用這個設計感覺是專門針對台灣馬路上特有的坑洞和補丁..
騎乘起來的感覺, 怎麼說呢... 比公路車軟, 比登山車硬, 我拿來當作通勤車 (河濱自行車道 秀朗橋 <-> 城林橋) 超舒服的. 覺得這台車根本就是針對台北縣自行車道的磚塊路設計的..
全車變速器用 Shimano LX, 一體式大盤. 對於原先騎 Iguana 的我來說, 踏採效率真的高很多, 覺得有出力就有速度, 不知不覺就會越騎越快, 原廠配的踏板抓腳力也蠻夠的, 拉腳的時候可以順利把速度帶上去..
第一天改騎這台車到公司居然提早十五分鐘抵達.. 自己都嚇了一跳. (不過快歸快, 騎到第三天腳就有點軟了.. 出力效率高不代表省力呀.. 只是騙得你更用力, 然後把腳給操掛掉....) 現在習慣了以後把速度降了一些下來, 上下班通勤時間大約比以前騎 Iguana 省個五分鐘, 而且手不會麻, 屁股不會鄧到隱隱作痛.
對我而言, 改騎這台也有一些小抱怨:
1. 48T 大盤配 32T飛輪和700C 輪框, 很多原來上得去的坡現在得抽車才能過關.. 腿力不足時真的很痛恨那個齒比
2. 把手是微內彎的鋁合金把手, 對習慣登山車的我, 用的蠻痛苦的, 搞得腕隧道神經發炎痛了好幾天. 現在正在努力微調姿勢中..
3. 為了美觀座管固定器改為後燈一體成形, 沒有了快拆要微調姿勢非常麻煩, 更不用提偶爾一同出遊借親友騎乘了.. 一整個麻煩
4. 高迴轉速騎乘時還是會感覺到坐墊跟著晃, 只能用高腳踝踏採, 可是如此一來效率更低, 爬緩坡時只好乖乖掛較高檔位用較低回轉速來騎.
後叉和五通中間有設計中柱駐車腳的卡槽, 不過捷安特沒有出對應的駐車腳, 我是去凹了一隻小折的駐車腳磨窄後鎖上去, 又穩又好用, 超級推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