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請各位車友真的要小心安全(今日羅馬公路一車友命危)

chris536977 wrote:
今日與老爺去踏青,剛...(恕刪)


不愛惜自己的單車騎士太多了,

昨天從中清路上下都會公園,一路上遇見很多車友,

其中沒戴車帽的人數多的令我驚訝,

這種最基本的自我保護都不作了,

你還期待甚麼其它的安全觀念?
昨天剛好卡踏走羅馬去北橫巴凌

在羅馬公路上的時後就分別看到兩輛救護車從對向衝過來

當時的心情就想說該不會是有發生車禍吧...

沒想到大約快十一點山下的機車組朋友回報有發生車禍很嚴重....

在想會不會是十點在美腿山遇到的車友(剛好有遇到許多身穿黃色車衣的車友)

從巴陵回到羅馬公路入口五點多....剛好下過雨...

整條路都很濕....一個人剛好要走羅馬回關西

遇到下坡的路段都毛毛的.....整路下坡慢慢龜速..

回到家也八點多了

所以安全還是要重視一下....
每次帶CRV車隊上巴拉卡到陽明山
常常遇到騎公路車的車友絲毫不煞車的衝到對向來
真不知小心翼翼的我
被腳踏車撞到最後應該會說是我的責任巴!
所以下坡真的要慢
不要耍帥!
melbournebest wrote:
曾經看過賣機車的廣告台詞 (還刊半版)

騎機車比開車省8倍..沒錯

但是他後面還有一句話沒告訴你...上天堂的機率也多八倍...(恕刪)

大大何出此言 事實真是這樣嗎 單就意外險等級上來說
職業騎機車的業務員(送貨員) 意外險等級為"2"
相同的 開車的業務員(送貨員) 意外險等級卻是"3"
(空服員.警察的等級 依稀記得好像為"5"吧)

所以 連保險公司都認定 開車死亡率往往高於騎車
高速公路動輒上百公里的時速 而且人人都能輕踏油門達成
騎車者 真的敢上百公里的 能有幾個(阿飆畢竟是少數 且多不懂的保險)

總之 速度慢就沒錯
也比較不會錯過沿途美景
最後 想起證嚴法師的名言
超不過 就晚七天回家 阿彌陀佛~
今天一早起床 .... 看報紙..
這位車友 己經 離開人世間了!!
安全帽必備是沒有錯.. 但是 機車用的安全帽在出車禍時 也無法完全
保住人的生命.. 何況是腳踏車用的呢!!?

前幾天 八、九點下班在敦化北與民權東路交叉口 看到兩台腳踏車從敦化北要往民權西路方向左轉 ..
一台26吋的車友居然連待轉都沒有 ,也沒有停下來就直接左轉跟一堆大車在搶道.....@@"
一台20吋小折乖乖的按時路面上的腳踏車專用道 慢慢騎到對面民權路上待轉 ....
怎麼一樣在騎車 卻有不一樣的馬騎法呀~~ 還有在民權東路往台北橋方向遇到一堆車友...
跟我們這些機車在搶道的.. 難道他們會騎比我們快嗎??還是馬路是他們家開的 ..
或著是他們是前導車 在引導我們這些機車騎士 騎車要慢慢騎呀~~
小心點... 生命重要呀~~

態度/技術都有討論的空間 ,

但我覺得車行也要負些責任 ,

我好歹也摸過不少別人的車 ,

都有注意到一個問題 ,

車行並沒有善盡調整及告知的責任 ,

幾乎每部車都是零行程觸發 ,

而且很快就全制動 .

煞車力的設定簡直就是叫人前空翻用的 .

好歹車行要向買車的人說明這車的煞車有危險 ,

要小心下坡 .

像我幫朋友弄車 ,

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他的慣用手並調整煞車前後 ,

然後根據手指位置及手長調整煞把 ,

最後再依前後輪胎的不同調整制動力(煞把力距及來令開溝調整) ,

寧願後輪先打滑也不能前輪先打滑 ,

寧願先甩尾也不可以前空翻 .

交車前還上路試抓煞車的前後平衡 ,

不然害朋友煞不住或是前空翻就不好意思了 .

然後別一直說2.0越野胎抓地力比防刺胎好 ,

以羅馬來說 , 馬牌1.6光頭或是Maxxis一級在正常胎壓的抓地力是強過一般顆粒胎的(2.25蛇紋及蟒蛇不算 , 它們是超大半光頭)

會失控 , 多半是煞車力控制不當 .

畢竟自行車不比汽車 , 又沒ABS .

你有看過那臺輕機車(50~150)會把制動力設的比輪胎抓地力高的 .

這樣設根本是謀殺 .

PS.有時也不能完全怪煞車 , 前叉也是問題 .

XCM/XCR這兩隻前叉 , 如果不是設定成後輪先制動再前輪制動 , 幾乎都會有強烈的潛筒效應 ,

不熟練的人很容易因重心移動而飛出去 .

而像Spinner / REBA (抱歉我只摸過這兩隻) , 對煞車的反應就好的多 .

而FOXRLC 的低速壓縮能力 , 應該會表現的更好 .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效應 , 一急煞就很容易被前叉的不穩定動作嚇到 .

不過總歸一句 , 沒事要練習用煞車就是了 .

而且最扯的是一堆車店不知道避震車的幾何要上車帶載量才準 ,

結果一堆車一上車就變的超趴 , 傷腰就算了 , 還容易前空翻 .

PS.2 我覺得在羅馬沒後照鏡真的很危險 , 路太窄了 .

我幾乎有一半時間是顧者後照鏡騎的 .

有點風吹草動就得描一眼 , 頗累 .

不建議初學者騎 .
說得太好了!常常聽車友在比快,不知騎車的目的是當選手還是健身呀?
chin-4696443 wrote:
態度/技術都有討論的...(恕刪)


慣用手對應後煞相當重要,我自己和女友都有切身之痛
該車友前空翻不會是這個原因吧
請不要跟著迷路ing的人~~
假日會出來騎單車的警察,應該是好警察,祝他一路好走。
逍遙騎士
 我上星期六也有去騎羅馬公路,我是自己一個人去輕鬆騎,但是我0700就從角板山萊爾富出發,路上幾乎沒有車,所以我建議還是要早一點出發,涼快車少也安全些。

 另外我覺得團隊騎乘羅馬公路也有可能是肇事的原因之一,每一次夜騎時大家都會腎上腺素分泌爆增,狂奔搶先或者並列騎乘在羅馬公路都是危險因子。




   路一直都在  安全回家最重要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