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wayyy wrote:
台灣對單車的騎乘規劃...(恕刪)
台灣的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 僅次於孟加拉.
(註: 只考慮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者, 如摩納哥等城市型國家會更高)
台北/高雄的人口密度更在9000人/km2以上, 東京/紐約約為11000, 倫敦/巴黎是4000多, 德國法蘭克福才2500左右.
所以還是讓大眾運輸系統好好載人吧, 要像法蘭克福的地鐵一樣隨時可以推單車上去, 個人覺得太強人所難了.
相信歐美國家的鐵路系統大概很少像台灣的通勤電車一樣用擠的吧, 相信也沒有人會想把單車帶上東京山手線(我連帶CarryMe有時候都覺得很不好意思....).
或許,下次我們還可以看到騎單車去店內點餐,從前門騎進去,不用下車就可點取,然後再從後門騎出的那種另類的"得來速"單車族專用點餐車道。
不要笑! 只要有需求,有什麼不可能? 當初也沒人想說會有麥當勞不用下車的得來速,而現在單車不會產生污染,有些餐廳前門通後門的,若是剛好又位於自行車道會經過的地區的話,那很有可能點咖啡、取咖啡都不用下車,直接騎在車上完成。
就等單車族群成長穩定後產生需求後再看市場會有什麼針對單車族有推出的新生意模式吧~~
例如: 買高檔單車時,也可以學機車一樣"烙印",這樣至少比較方便尋零件。
或是最近新聞有在報導的替人洗高檔單車,這樣下雨騎完高檔單車後就不怕放著不保養會生銹了。
愈來愈覺得單車是個可以帶來生財模式的工具,或許在油價高漲的現在,再過不久連人力三輪車的計程車都會再復古流行吧! 這樣小黃的運將就可以省下每個月高額的空轉油錢了!
其實,人力三輪車也沒什麼不好的,再把遮雨、遮陽蓬打開的話,短程是很方便的啦!
怕累? 那裝電池,變成電動的不就好了? 反正事在人為,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以前古代人拉黃包車還不是一台車就拉了二、三十年的成家立業? 至少現在開計程車的也是一種討生活,若有更省油的工具的話,靠人力也應該是有市場吧~~
mb1024 wrote:
自己方便為大者更多小...(恕刪)
哈~~您說得沒錯呦!!!
單車沒啥了不起啦, 幾萬元的車又怎樣, 小心呦~~街上有一堆背名牌包的, 隨便一個LV都很貴(3~5萬以上), 如不小心刮到, 怕是你賣車都賠不起!!!!!!!!!!!
如是高級車撞我, 我會很高興, 因為他賠得起, 但是十幾萬的單車又怎樣, 隨便一台汽車也要幾十萬.......
有了一台很貴的單車就目中無人...., 這種人很少啦, 如果有, 相信我,他是卡奴,還有貸款一堆還不完!!!要不就是小開哭著要老爸買給他的
開個玩笑啦,這是社會上常見的事....
http://tw.myblog.yahoo.com/abojes/
很高興認識各位朋友^^部落格歡迎參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