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7175 wrote:想一想以前,我也是用...(恕刪) 我早期也是用牽的,但是現在只要騎的上去多半是用騎的,不過我通常會看一下牽引道上的狀況,挑比較沒人又少車的時候再上,否則就算要騎大概也都會被迫停下來用牽,如果人實在多就乖乖用牽的。另外一方面多半的牽引道真的是太窄了,如果剛好有一串車友交會,空間真的不夠兩人兩車同時交會而過,這時根本就變成單行道,有時等的時間還蠻久的,像馬場町要出去往自來水公園、新海橋、華江橋接文化路這些地方幾乎都跟單行道差不多(這幾個本來就是樓梯不能騎,又窄),有時真的都要等一陣子。華江橋那一段真的是很危險,人行道的寬度太窄,距離又長,雙向要對牽也很難,反而是慢慢騎大家都可以過,但是靠河邊的欄杆真的是很低很危險,總覺得一陣強風過來搞不好就掉下去;碰到有小朋友時就會出現大排長龍的情況。城林橋可能是人行道最寬的,但是慢車道更好騎,我通常都直接騎慢車道,到了下堤防的地方再上人行道。我倒是覺得騎車禮儀真得比較重要,例如路窄就下坡讓上坡,騎不上去就靠右牽車不要扭來扭去佔住整條路,不要在對向有來車時硬超車,人多就不要硬騎等等更重要,常常會碰到人多在等對向先過,就總是會有急性子的硬要超車,對大家反而造成更多不方便。我覺得大家互相多體諒,多點禮貌更重要,用騎的用牽的反而是其次。
ihsgp wrote:視力退化----連 腳踏車牽引道 旁邊這麼大的幾個字都看不到...智力退化----連 腳踏車牽引道 旁邊寫的字所代表的意義都看不懂... 在台灣這個人民權力與責任尚未廣泛被了解跟尊重的時間,突然用到這樣的語言,不免有點太冷酷一點。牽引道是否用騎的,我覺得大部分人都看到這樣的規定。不過,因為大概是群眾習慣的關係,下車牽對很多車友來說,可能覺得有點丟臉。對於一個提供給一般人使用的腳踏車牽引道,我個人的觀察的確覺得如果不限制牽車的話,發生意外的機會率的確會提高許多。因為使用這樣牽引道的人不單有年輕的你跟我,還有很多的小朋友跟老人家。如果沒有人的時候,我自己也是用騎的。不過,如果牽引道上有人,我會下來牽。如果中途我看到有人,我也會下車牽車。當有人提出來這樣的 concern 的時候,我覺得我還是必須要尊重法令,為大家的安全犧牲一下,不論上橋或下橋,我都會下來牽車。我想這不單是為了大家騎車安全,尊重法律、任何的法律,應該從自己做起。讓台灣變成一個真正法治的國家、一個人民會尊重法律的國家。
我猜想當初會立這個「牽引道」牌子的意義,應該是因為坡度較大,無論是上坡或下坡,都會有一定的困難度而且故意把牽引道做得很窄,讓大家不得不用牽的當然還是要呼籲一下,請各位單車勇士,尊重牽車的人上坡時,如果前方有人在牽車,我也會下車來牽下坡時,為了安全起見,儘量下來牽車吧......(剎車皮也少磨一點... 很貴的咧....)
我想如果不立個牌子牽引道的牌子,只要有人騎不上去而下馬那就該死了,牽引反而是錯的。而實際上不是每個人都騎得上去。立個牌子是希望大家小心而沒強制性。小弟是不知有沒法律規定啦,希望有大大能提供條文說明『腳踏車牽引道』
自行車版常常有人說自行車道如何如何? 機車怎麼騎進自行車道...不守規定..可是樓主的好意, 卻被說成好像大家都這樣, 所以我也這樣..怎麼沒有人站出來說我以後要立起榜樣, 一律牽車過去..腳踏車牽引道希望大家遷車過去, 主要還是安全考量, 你有看過小朋友騎車搖搖晃晃從牽引道騎下來, 如果摔倒或是撞到對向的人, 誰的錯, 能說小朋友控制不好就不能騎, 我們大人技術好就可以騎嗎? 小孩子也是看大家都這樣, 所以也依樣畫葫蘆, 可是他哪知接下來的危險?規定是規定, 除非真的是不合乎情理, 否則是否應該遵守, 更何況我覺得牽引道不准騎車比騎乘機車戴安全帽還要合理, 因為牽引道用騎的, 萬一發生危險, 會危及他人安全, 可是機車安全帽關係的只是個人安全.總覺得台灣的用路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 開車的念機車, 機車念腳踏車, 腳踏車念行人, 殊不知行人應該是最需要被尊重的, 行人的路權應該最高, 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行人.我開車一定禮讓行人, 雖然後面有一大堆車叭叭叫, 騎腳踏車也一定讓行人先行, 因為有一天我也會是行人, 也希望能安全走路.
粉紅史努比 wrote:原來是這樣........(恕刪) 我騎車都有戴安全帽, 有前後燈, 有反光, 連輪圈都有反光貼紙騎車不雙載, 騎公路車~~嘿嘿紅燈不右轉, 我也有做到騎摩托車時會跨線, 這是沒辦法的, 汽機車會擠來擠去, 要能不跨越停車線還真是不容易啊!!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綠燈, 我也有做到遵守交通規則, 守法的人, 還是大有人在的, 只是往往被大部份人給忽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