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斜躺車

感謝大大詳細精闢解說
只是不知道一台斜躺車要花多少張小朋友
Robin Hu wrote:
以下以二輪斜躺車與一...(恕刪)
酷狗856 wrote:
感謝大大詳細精闢解...(恕刪)


一般來說三萬六千元到六萬元間吧(變速器等級會影響價格)

買六萬元以上的通常是消費能力夠或對斜躺車非常愛好者

我那台連合科技(原標豐 TW-BENTS)的Classic經典入手價55,000元

Classic這台屬於競技型,而車架設計上也比較特別
1.可摺疊
2.有後避震
3.前後輪都可用碟煞或C夾。
4.上把或下把都可以(下把有預留孔,但不建議用下把)
5.前輪可用20吋451以下的輪徑(花鼓100MM),後輪可用700C以下的輪徑(花鼓135MM),若沒有特殊喜好我會建議買碟煞,這樣可以用的輪徑變化較大(我目前的設定是前輪20吋406,後輪700C,自己找花鼓及輪框請人編輪的)

【開箱】<圖多慎入>可摺疊的二輪斜躺車 - Classic

我個人很喜歡的是Troytec的碳纖維車款,但價格及入手門路都是我的困難點


目前是很想弄一台前驅的競技型車款來試試,卜赫馬的HR-FWD 700c Disc 30speed在價格上是可以接受的,網站上的報價是美金1,535元(折合新台幣大概45,000元左右),變速器等級低了點應該會換


Robin Hu wrote:
以下以二輪斜躺車與...(恕刪)

專業!
classic 這台車外型蠻帥氣的
可惜價格有點貴
Robin Hu wrote:
一般來說三萬六千元到...(恕刪)
聽完別人說過好,我來說說我覺得的壞,信不信由你喔,別說我來黑斜躺車。

一開始我也覺得斜躺車無限美好,但是實際一騎,就是各種失望。所以最好能試騎再入坑。
這個試騎要很全面,最好能騎自己經常騎的地形,好做比較。或是把你的兩輪車拿去試騎現場騎一遍。

我當初買來的是蝌蚪型(前2輪後1輪)三輪車,想說停車不用放腳,重一點就算了。
但是實際騎過後,風阻完全沒有比一般自行車低,平路速度甚至更慢。
(斜躺車眾多紀錄的車子跟一般人騎的完全不一樣,而且紀錄中都沒有爬坡)
爬坡非常辛苦,有著更低的齒比,但是卻更重腳。(我有在騎協力車,所以車重相當,絕對是真的重腳感)
可能就是很多人說的所謂的用力的肌肉不一樣。
但是我認為還有更大的原因,那就是雙腳是平行向前伸,不是利用地心引力往下放。跟我們用了一輩子的站姿出力法不同。
有人說用屁股頂椅子媲美抽車,我覺得沒有,站立抽車可以改變騎姿,有放鬆作用。
斜躺車一直都是那個騎姿,有累。

轉彎三輪車手感不直接(很不習慣),而且轉太大太快會翻車,有恐怖。還要練習壓車。
煞車如果左右輪各一手,真的非常難煞,經常力道不平均會造成車子偏移路線,轉彎時煞車更恐怖,煞錯更難轉。
如果一手煞兩輪,可解決這些問題,但是一手拉動兩個煞車,非常費力。

三輪車都很低矮,看著別車的屁股很不習慣。
路上每個人都是鄉巴佬,一直盯著你瞧,心理壓力很大。
最後,連狗都不放過你!!我經常騎兩輪車的地方,狗沒來追過。
斜躺車一來,我的老天,狗從百米外看到就衝過來狂吠,很受歡迎。而且連放在機車座墊上的小小狗一看到也狂吠。
(這是真的,不開玩笑,不只一次,不同地方,狗在路旁空地還隔著車道幾十公尺遠,看到就飛過來)

祝你未來騎行都不會有這些問題!

有圖有真相,挑車要慎選。

網路上很多人都說斜躺車爬坡很累
但也說斜躺車速度比較快
可能是你騎三輪才會很吃力

wwx wrote:
聽完別人說過好,我來...(恕刪)
autobike543 wrote:
二輪/三輪delta...(恕刪)


哦哦,雙A臂懸吊

屌打麥花臣

酷狗856 wrote:
網路上很多人都說斜...(恕刪)

這隻兩輪改三輪騎者說油耗比原二輪車更低,應是騎車習慣差異,所以三輪與兩輪滾動阻力差異並不明顯,因為單個輪地面壓力減半了


wwx wrote:
聽完別人說過好,我來說說我覺得的壞,信不信由你喔,別說我來黑斜躺車。
一開始我也覺得斜躺車無限美好,但是實際一騎,就是各種失望。所以最好能試騎再入坑。
這個試騎要很全面,最好能騎自己經常騎的地形,好做比較。或是把你的兩輪車拿去試騎現場騎一遍。
我當初買來的是蝌蚪型(前2輪後1輪)三輪車,想說停車不用放腳,重一點就算了。
但是實際騎過後,風阻完全沒有比一般自行車低,平路速度甚至更慢。
(斜躺車眾多紀錄的車子跟一般人騎的完全不一樣,而且紀錄中都沒有爬坡)
爬坡非常辛苦,有著更低的齒比,但是卻更重腳。(我有在騎協力車,所以車重相當,絕對是真的重腳感)
可能就是很多人說的所謂的用力的肌肉不一樣。
但是我認為還有更大的原因,那就是雙腳是平行向前伸,不是利用地心引力往下放。跟我們用了一輩子的站姿出力法不同。
有人說用屁股頂椅子媲美抽車,我覺得沒有,站立抽車可以改變騎姿,有放鬆作用。
斜躺車一直都是那個騎姿,有累。
轉彎三輪車手感不直接(很不習慣),而且轉太大太快會翻車,有恐怖。還要練習壓車。
煞車如果左右輪各一手,真的非常難煞,經常力道不平均會造成車子偏移路線,轉彎時煞車更恐怖,煞錯更難轉。
如果一手煞兩輪,可解決這些問題,但是一手拉動兩個煞車,非常費力。
三輪車都很低矮,看著別車的屁股很不習慣。
路上每個人都是鄉巴佬,一直盯著你瞧,心理壓力很大。
最後,連狗都不放過你!!我經常騎兩輪車的地方,狗沒來追過。
斜躺車一來,我的老天,狗從百米外看到就衝過來狂吠,很受歡迎。而且連放在機車座墊上的小小狗一看到也狂吠。
(這是真的,不開玩笑,不只一次,不同地方,狗在路旁空地還隔著車道幾十公尺遠,看到就飛過來)
祝你未來騎行都不會有這些問題!
有圖有真相,挑車要慎選。


如同六樓怨念大所說不是競技規格的車,若要與公路車比,還沒出發就輸了
你這台由躺椅形狀、角度及胎寬的配置來看是屬於休閒類型的,不算是競技款

競技款的三輪斜躺車價格不低,車子的設計上也有些不同,例如下面這台ICE的三輪斜躺車,躺椅形狀不是長方形而是橢圓桶形

最大差別在長方形座椅下方的橫桿在腳往前踩時大腿後側會受到干擾,桶形座椅下方就沒有會干擾大腿後側的椅子橫桿

桶形座椅包覆性較好,背部是靠在軟墊上,比較不會累,長方形網狀的座椅就像坐在彈力繩椅上透氣佳,舒適度不夠

躺椅角度及胎寬甚至輪徑也有所不同,躺椅躺一點的比較不會累,通常競技款的三輪斜躺車前二輪會用20吋451規格,後輪會用700C

轉彎的問題在高級的三輪斜躺車(如HP Velotechnik的Scorpion)是用上差速器,一般的三輪斜躺車則需要兩手各別控制兩個前輪的煞車製造內外輪的差速來轉彎,另外身體要往轉彎方向偏以避免離心力造成內輪離地的片輪現象,有些三輪斜躺車則設計成轉彎時前二輪採側傾方式

我在20樓有提到斜躺車爬坡一條蟲,這是不爭的事實,三輪斜躺車在爬坡時唯一比二輪單車有優勢的只有它可以讓你以幾近於0km/h的速度龜上坡而不倒,因為不會倒所以上坡起步也較容易辦到

斜躺車在平地的高速度是二輪斜躺車創造的,三輪斜躺車的定義上比較像旅行車,有強大的負重能力,適合休閒,競速不是本質

我本身有三輪斜躺車及二輪斜躺車各有一台,如下圖,二輪及三輪的頭枕是一樣高,但躺椅的形狀及角度差很多


三輪斜躺車是美國Trident trikes的Spike1,三個輪子都是20吋406,第一次參加百K是2013年的大高雄經典百K,用這台三輪斜躺車Spike1騎了六個半小時(被關門)


隔年的2014輪霸西濱-嘉南100K是用二輪斜躺車Classic,速度就快很多只騎了3個半小時(2014/11/09舉辦,去程逆風回程順風)


高雄的Jack大用KMX的Kart VIPER三輪斜躺車(KMX的車架是出了名的粗勇)第一次參加NS300K是差57秒的殘念(20小時合格,他卻是20小時57秒)
KMX斜躺車參加300K孤鳥之鬱卒的57秒(新增影片)
隔年Jack大改用Performer的Toscana二輪斜躺車再度參加NS300K,這次就沒殘念時間快了三個多小時(這次騎了16小時50分)
再度挑戰!洄瀾300K!

所以三輪斜躺車對Jack大及我來說現在都是休閒用車,最大的功能是當親子車


其實我是半年前才開始騎單車,單車在幾年前曾經流行過跟柯P去年去挑戰雙塔的事,我是在三個月前才知道
現在騎的是只要七張小朋友就能買到的捷安特snap 21段變速的登山車,每次騎車就算用盡吃奶力氣踩還是都會被輕鬆踩的公路車刷卡
所以才想換公路車,原本預算一萬但版上車友建議一萬的車只適合通勤,於是我把預算加碼到三萬
正在考慮從HASA R1 elite 跟KHS flite 620這兩台車擇一選購時,不幸的事卻突然發生了
兩個月前大腿忽然會麻會痛,照X光後發現居然是腰椎側彎壓迫到神經,現在都去看中醫針灸跟推拿暫時停止騎車
看診時問醫生跟推拿師我的狀況還能騎車嗎,他們回應只要騎車時沒有不舒服感覺就可以繼續騎(但覺得他們好像也不太能確定)所以換車的事就暫時擱置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