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八卦?] 輪組扭轉剛性

山姆叔叔3746 wrote:
心得分享放在我的技研...(恕刪)


在下久仰大名<(_ _)>

之前也是閣下和其他兩位手編輪專家網誌的忠實讀者

雖然已經幾個月沒更新進度了

這次樓主的問題是扭轉剛性的測量方法

你覺得對方的方法學有哪些問體

是因為測量時有無加胎的關係

還是施力時是用手(?)而不是用專用工具

還有側向剛性對於重量級騎士的重要性

這才是我們這些外行人和鄉民看熱鬧的原因

-----------------------------------------------------

給前幾樓,在下體重14X,之前的消費經驗就算了
想想10k的登山車會配什麼好輪組?而且之前那店家調偏擺也沒收費


似乎你列出的 isopulse 都是缺點,
我實在看不出優點來.

twoolin wrote:
載重與跳躍,撇開花...(恕刪)
chachaping wrote:
似乎你到出的 isopulse 都是缺點,
我實在看不出優點來.


你沒看到這一句 "踩踏時後拉輻條張力上升後比較不會太高" 嗎?
張力不會升得太高,輻條就比較不會(疲勞)斷裂,框體對張力的對應負擔也會比較低。
看不出這個是優點,
好像將輻條換成彈弓一樣
踩下去的確不會斷,
但帶動不到輪框又有什麼用 ?

twoolin wrote:
你沒看到這一句 '...(恕刪)

山姆叔叔3746 wrote:
各位好:1.我不只...(恕刪)


1.小索的輪子並不以MAVIC為標準,市場上的廠輪都是小索學習的對象

2.或許小索在說話技巧上太過直白,而不經意得罪了廠商
在下述文章中引用了山姆叔叔的輪組做為比較對象對此感到抱歉

但小索"從不刪文",相信廣大的車友可以佐證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tw/2016/06/dt-240s-bartime-rs101.html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tw/2016/09/blog-dt-240s-bartime-rs101.html

3. 小索針對輪子的性能寫了許多文章,只是採用數據做分析
當然是用自己編的輪子最容易取得數據
而有數據就會有比較,若是讓人感覺到不適,在此致歉

CHC的輪組測試--側向剛性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tw/2015/12/chc_29.html

CHC的輪組測試--扭轉剛性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tw/2016/01/chc.html

來聊聊CHC的輪組測試 --- 風阻篇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tw/2015/12/chc.html

CHC沒講到的"動能" -- 重的輪子慣性好,平路就好騎??
http://good886mylove.blogspot.tw/2016/02/chc.html

4. 相信山姆叔叔在這次的交流中也能看出自身的盲點所在,這是個難能可貴的經驗

山姆叔叔謝謝您的指教,以上
good886 wrote:
小索的輪子


又有專家出來了<(_ _)>

雖然大大的數據和CHC比較接近

但是對方質疑的是測量的方法?

雖然在下外行不懂

但是如果要做到科學的話

測量的數據要做到再現性和可重複性

沒仔細看網誌

不過這一塊好像還沒被強調?
chachaping wrote:
但帶動不到輪框又有什麼用 ?


拉動力使後拉輻條上的張力,由 60kgf 變 110kgf 和由 130kgf 變 180kgf,
同樣上升 50kgf,帶動力是一樣的。
國中物理...對接彈簧預力系統
那 20kgf 到 70kgf,
都是上升 50 呀
為什麼輻條不拉 20kgf ?


twoolin wrote:
拉動力使後拉輻條上...(恕刪)
chachaping wrote:
那 20kgf 到 70kgf,
都是上升 50 呀
為什麼輻條不拉 20kgf ?


國中物理,對接彈簧預力系統,顯然你完全不懂。
後拉幅條預拉 20kgf,前導輻條也就是 20kgf,施力 50x2=100kgf 會怎麼樣呢?
然後還有側向剛性呢?預拉 20kgf、70kgf、120kgf,側向崩潰點會一樣嗎?
鍵盤騎士, 我也無謂花時間和你的歪理爭辯.

twoolin wrote:
國中物理,對接彈簧...(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