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要開始騎車當運動 要準備些什麼??


jackhung_web wrote: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登山車真的好騎,為何馬路上大多是公路車?他們都傻了嗎?
登山車再怎麼改胎,再怎麼輕量化,騎乘效率終究比不上公路車,
所以幾年前入門款公路車平價化之後,絕大部分人都換車了,
當然也有可能你天生骨骼精奇,練武奇才,用登山車就能尬贏公路車。...(恕刪)


我想分成三各部份

1. 登山車好騎 還是 公路車好騎?

騎乘的舒適度上: 登山車 >> 公路車
齒比的配置: 登山車 >> 公路車

公路車一點都不好騎 , 但是他的騎乘「效率」比登山車高很多,速度比登山車快
重齒比可以靠更改齒比來調整
胎寬摩擦力可以靠改胎來調整
但是低風阻的騎姿是沒有辦法調整的 (或是沒有效益)

至於彎把除了可以提供下把位低風阻的騎姿之外,還能擁有較多樣化的握把方式 (來調整姿勢 for 長途的騎乘)

2. 為什麼馬路上都是公路車?

其實這點我覺得是跟風的關係 , 上次自行車潮是在第一次出現無薪假(大概2008年那時間吧?)當時最夯的可是小折
當時誰理公路車?

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把騎單車當成潮流的人慢慢的被洗掉(且 這種人比例居然還超高),後來就是一堆自行車店倒掉....

殘留下來的人就是對自行車運動很有愛的這群人,當然會想要精益求精

要怎樣精益求精? 騎的更快? (公路車) 騎的更帥? (公路車) off road (登山車)
小折小徑在是經不起演化的(因為他的先天條件限制),他是很棒的設計但是無法提供你在 快、高、遠上任何一點的究極

3. 且入門公路車普及? 其實我覺得也只是「潮流」下的產物而已

當然啦 人心的所趨其實也是潮流
公路車ing wrote:
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把騎單車當成潮流的人慢慢的被洗掉(且 這種人比例居然還超高),後來就是一堆自行車店倒掉....
殘留下來的人就是對自行車運動很有愛的這群人,當然會想要精益求精

我前面就說過,路上多是公路車不是沒原因的,因為對多數人來說公路車是最佳的選擇,
身邊騎公路的朋友全都換公路車了,登山車就讓他在off road發揮吧,
登山車組件的機械強度在公路上是大才小用,徒增重量而已。

上捷安特網站看,三萬預算,登山車只能買到XTC SLR 27.5,重量11.3Kg,定價30800,
其他的人身部品加一加肯定破預算,
但公路車可以買到DEFY 3,定價22800,重量卻只有9.5Kg,
登山車如果重量要壓到10kg,沒個十萬辦不到。
(男)人都是死要面子的

人越弱就希望車越強 越輕 越快

所以輕量高效率的公路車剛好可以滿足弱者心態

很多入門者還沒買車就想改東改西 卻不從自己身體鍛鍊開始

幾年前身邊很多這樣例子 以為錢砸下去就能當車神

到頭來還不是沒毅力 嫌難騎 最後變成高價曬衣架收場


如果當時這些人沒選公路車 搞不好興趣能維持久一點







樓主如果打算都自己一個人騎車。

那買登山車或公路車都沒差。

想跟車隊騎的話。就一定要買公路車了。

登山車基本上在車隊裡已快絕跡了。

速度差太多。跟不上,騎沒幾次就不想跟了。

安全至上

所以~以下四項個人認為必備
1.安全帽 (不解釋)
2.車燈 (除非你篤定天沒亮時絕對不會在外騎車,那車燈就可以暫時不用...只是騎到後來通常無法避免在天未亮時出門)
3.水壺+水壺架 (操課前/後~飲水300西西~XD)
4.鎖 (人要安全,車也要安全啊~XD 不過鎖了不代表沒事,車不離身/眼才是根本之道...)

再來~非必須但也很重要的
上管包/坐墊包 (放東西~出門總是得帶著手機錢包鑰匙吧?),不然就是背個束口袋或後背包
換胎工具、內胎跟CO2瓶 (除非你只在市區騎車,不然騎到郊區爆胎可就GG...)
碼表 (監測自己的速度跟騎行距離)

如果是買公路車,那車褲就必備~(個人當初不信邪~結果剛騎完50K就決定隔天去買條褲子了,屁股真的受不了)


至於其他東西個人認為就是點綴性質了
有餘力可以買來玩玩看,但不見得非敗不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