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換胎慘痛經驗分享(文長)

我如果沒猜錯的話,你應該跟其他高手一樣,除非是過夜旅行,否則出門是不帶內胎或工具包的那種人吧!

我無論是單日來回的騎乘或是環島,身上隨時都有1~2條內胎,工具包打氣筒更是不離車的,我從來不怕背重物,只怕車子掛在深山野嶺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老話一句,當你什麼都有帶的時候,自然不用有求於人看人臉色,下次裝備帶齊了再出門吧!
Smart
+100

最後發現讓自己不能完成一趟旅程的竟然就是自己!

這種感覺真的太糟!
open碳框真的不是紙糊的
挖胎棒不是不能用
而是要選對挖胎棒來用
拿鐵做的東西來挖
鋁框都會傷到了
我自己換我的鋁框open碳框
都是拿塑膠做的挖胎棒來挖
open碳框換起來跟鋁框沒什麼不同
也沒感覺有那麼脆弱

碳框刮傷很容易,但是要挖到裂很困難啦。我也是挖胎棒這樣用,通常都是挖胎棒斷掉了,框也沒事。放心吧,只是外觀被挖成這樣很幹啦!
學習了, 謝謝樓主. 我今晚去練習換胎...
要降低破胎機會可以用 克破2 來減少補胎的機會, 減少破胎顧路的方法

要完全不破胎可以用 實心胎,只是實心胎比起空氣胎有點難裝,要裝到碳框上,可能會有點難度。
P陳

onlyace wrote:
想了很久 還是覺得...(恕刪)



真慘~~~


說真的我不會看那麼細說~~~
我都用暴力~~

我就把自己外框挖了好幾個傷0....0
有些胎出廠尺寸就偏小,的確很難進框,
用挖胎棒也是要多出點力.

我的登山車用MAXXIS 1.5"光頭胎,
約10年前新胎用鐵製挖胎棒(土炮包橡膠),需要出很大的勁才能裝進框,
上框不知過了幾年,徒手上下胎都是鬆垮垮的輕鬆搞定.

胎框都上點矽油,對裝胎會有幫助.

palada wrote:
好不好裝其實就是他的鋼線的口徑,同一個規格的,不同品牌 他的
鋼線的口徑會差一點點。
口徑大一點的可以徒手拆裝,
口徑小一點的就真的要非常的有力或是技術高超

正解!

本粗且有心的,可以客製化做個冶具,
遇到口徑偏下限難搞的新胎,就用冶具給它撐開放個幾個月撐大.
碳纖維沒那麼弱,只是塗裝傷到很XX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