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熱風火輪 wrote:
你我有共識,就是好的...(恕刪)
嘛 我也算學這類科系的
生態廊道施作前要做各種生物調查 之後也需要追蹤管理
如果做出問題 整個河濱的環評可靠性就會受質疑 (市議員很擅長正也批反也批)
長官要拿來作功勞 風險太大報酬又低又久
所以我知道真的是遙遙無期
而且你和我都有共識了 事實上台灣就是沒開始
當時我也是看能不能有什麼契機
希望能夠以比告示牌更好的方式進行
不過到目前為止 我遇過的河道是沒有任何改變
以我服役的經驗 公家有1999結案的壓力
現行規範只要告示就容易免責 好用太多了
至於輿論方面 生態廊道的介紹
也只有公共電視 有過較長期且詳細地報導與專題節目
不過公視的立場比較接近NGO 而且台灣不是NGO治國的
至於其他媒體與議員 還是只對在河濱的"人"比較有興趣
人會收看新聞與廣告 人會投票 但河濱的其他生物並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