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碟煞座調整小心得


freyalai wrote:
我也是放鬆那兩顆螺絲來調整,但是我是放鬆後,輕輕壓下煞車手把讓卡鉗夾住碟片,再將兩顆螺絲上緊。


這個方法碟盤要先校正,如果碟盤歪就沒用了。
Jet Ranger wrote:
Y砲偶原本也用相同的...(恕刪)

@@"
原來可以用這種方式呀~~
學到一個方式 回去 馬上試試看...
之前都是用 01 上前輩的方式 不是用目 測 就是用 按緊剎把方式 !
^^ 謝謝!!
johnnycgi wrote:
正確來說,應該是倒立的時候不可以去按壓煞車把,
會造成原本在油壺的空氣往上跑到卡鉗,造成煞車軟
掉甚至失靈的情況。
...(恕刪)


+1 , 小弟的經驗也是如此~
Hi, I am Joco!
小明1552 wrote:
昨天騎大雪山0~35k,上坡時一路調整後輪煞車,下坡時換前輪作怪
只好先弄到可以騎回家再說
今天按照您的方法校正碟煞,出去是一趟大坑山路,故障都排除了
感謝您
我的碟煞是2008 XT


2008 XT 無論一體式分離式煞把,都一定要確實作好油路排氣這個動作,而且必須使用連續按壓煞靶換油法進行排氣,一般車行慣用的卡鉗倒灌換油法、並無法完全將管路中的氣泡清除!



Purpledew wrote:
煞車碟片會左右偏擺的情況大多發生在6孔式的碟片上.
用center lock的能夠改善.
因為我之前也是用過XTR+6孔碟片,幾趟路下來也是需要做調整.
之後改用center lock碟片後就幾乎不用調了.


恩恩 同意+1
如果是碟片本身左右偏擺
那這種方法也不通了

中央鎖入的碟片想必品質好很多很多
高檔的碟盤好像是中央鎖入
畢竟六孔的是只靠著這6顆星型螺絲分散力量
鎖入的力量如果不平均就容易造成不平均與偏擺

中央鎖入就好多了
靠著中央幾十個的固定齒來分散力量
>>>2008 XT 無論一體式或分離式煞把,都一定要確實作好油路排氣這個動作,而且必須使用連續按壓煞靶換油>>>法進行排氣,一般車行慣用的卡鉗倒灌換油法、並無法完全將管路中的氣泡清除!


個人是使用卡鉗往上注向煞把的方式 灌油,又快又穩當

回歸主題:與其調整卡鉗 倒不如調整活塞,此乃對向活塞之長
老文自挖
[救命]油壓碟煞怎麼調啊??

另外
跌煞磨盤
直接"刁"就好了
不用想東想西
真的沒救再換新

CenterLock跟IS六孔
只是固定方式不同
哪有那麼神...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請問單車大大 是否碟煞的設計有可能就是個"錯誤" 原因是來令片的間距本就不比碟盤厚度寬多少 要靠使用者的經驗微調 還要考慮快拆, 校正, 剛性,平整, 油壓... 這樣的設計會不會太複雜

我用HAYES的碟煞 摩擦聲沒斷過 但我發現來令片(活塞)的間距沒比碟盤厚度寬多少 我就放棄了 不知專家有什麼建議 如要換後卡鉗 什麼品牌好
回應一下樓主的方法,真的很實用,特別是用在下面這種卡鉗座!
Washer太多,3D變異性較大。


先把燈光架好,以便利觀察間隙。


把卡鉗推向一側,使其XY平面與碟盤貼齊,


目視並掌握來令片與碟片之總間隙,個人感覺大約是一張相片紙的厚度!


用雙手控制卡鉗座的兩端支點平移使其間隙平均分配於碟盤兩側,


手的穩定度很重要,因為接下來要放開另一隻手先去鎖定卡鉗座其中一個支點。也不是完全鎖定,應該是說~先鎖到其磨擦力剛好不足以讓輕微的震動而偏移。
接著鎖定另一隻端點,使兩個端點的磨擦力亦不至於大到無法用用手撥動卡鉗。


然後轉動輪圈,從卡鉗上方觀察間隙,或用耳朵聽聽看是否有摩擦的聲音。
重複上述過程直到OK再把螺絲鎖緊。
我想車店老闆除非手感一流,這樣的操作其實還蠻費時的,我是找了老闆兩次沒調好才決定自己動手。也感謝樓主觸發的靈感,看來一些基本調教還是必要學的!

後記~
我覺得來令片的角度看起來像這樣,

不知道是光線的關係還是設計上就是這樣??


johnnycgi wrote:
有板友提到怎麼調整碟...(恕刪)


小弟的前輪碟煞 也有怪聲

發現是 右邊來令片摸到了碟盤

正在考慮要不要拆 樓主說的那兩顆5號內六角螺絲...時

手賤摸到前輪快拆

嚇了一大跳
..............原來是快拆鬆掉了( 輕輕就扳開了@@)

輪組+碟盤向右跑位 ........


鎖緊了 碟盤就歸位左右來令片中間""""調整完成""""

==================劇終====================

結語 : 我覺得輪組快拆鬆掉 會比碟煞有異聲還可怕...好險有發現
(騎一騎...哇...前輪被我超車了....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