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騎車騎到一個瓶頸..請問訓練方式

這有時候是體質的問題!
我騎車約1年多
最常做的訓練就是澄清湖繞圈圈
上班族沒時間騎車
1個星期騎不到200k
沒什麼訓練課表,這個我也不懂
1年多的騎乘
現在我可以38以上獨推半小時(當然這不是什麼好成績)
車隊團騎也是少數頂風時間長的
武嶺4H內
有人說我像紙片人
從我的大腿跟本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
但就是騎的還可以

所以是體質吧~

我身邊也有不少實力強的車友
有時當然也希望能有他們一樣的實力
但實際想一想
我有這樣的體質很幸運了
沒什麼騎就能跟在他們後面

騎車快樂就好!~
collin chen

raphaie wrote:
一言以蔽之L/T 區...(恕刪)

請問L/T 區間強度是要怎麼練呢?
是讓自己處在會累的狀態下訓練?
是否能依心跳來判斷?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hsu4886 wrote:
請問L/T 區間強度...(恕刪)


有功率計最好
如果沒有,可以參考一些心律管理的內容
先了解自己L/T區間在哪

不必一直在這個區間訓練
但是要提升自己能力
在這區間訓練是必要的

然而,最基礎的肌力訓練不能少


jackhau wrote:
1.有甚麼訓練的方式可以將均速拉高
2.還有爬坡的部分,肌力如何加強,比如重訓之類的
3.訓練的里程數還要再加多嗎??
4.正確的新手入門的訓練菜單
5.台北有平路100KM左右的路程嗎(家住中和)

古早的訓練課程內容就如同您所說的菜單
聽到菜單就感覺到很複雜
因此訓練是很多元化的
回去問老婆~如何炒菜?她可能也會一頭霧水?您是要煎.煮.炒.炸....等等好複雜喔
訓練就是這麼複雜~這麼專業~
訓練要有方法~不是只知道練練練而已~
1.均速提升>加強有氧耐力
2.爬坡提升>重齒比.低轉速練習
3.訓練哩程~每星期二次1.5小時左右騎乘 /一次100公里3-4小時騎乘
4.新手入門~一年有氧騎乘~哩乘一個月增加5%
5.要騎平路就把車載到濱海公路去練

以上個人淺見希望對您有幫助~加油~

ddc280 wrote:

古早的訓練課...(恕刪)

回去問老婆~如何炒菜?她可能也會一頭霧水?您是要煎.煮.炒.炸....等等好複雜喔

訓練就是這麼複雜~這麼專業~
說到"""煎.煮.炒.炸""""

這讓我想到訓練也是需要專精

不只是全部都要學也要特別的在於專精各部分

例如
作菜中的"煎"

當然你想到煎就不要想炸這件事情,不然都混著練 只會讓自己迷惘更多

每樣都略懂皮毛而不專精

當然等到每樣都有一定水準 你才有混合練的可能!!

例如:攻坡 也分成耐力穩定攻坡 也可以衝刺的快速過坡 用抽的、用重採、用迴轉!!]

太多種的方式可以使用...但是哪一種適合你?

就要看個人特性 哪種方式讓你可以耗損能量最少又能達到最高效益 就是最好的方式
===========================================================
講完了還是聽不懂?!?!

那就先從控制火侯開始吧!!這個是炒菜最基本的(認真樣)...不管哪種烹飪方式火侯掌控是必備技巧!!
ddc280 wrote:
1.均速提升>加強有氧耐力
2.爬坡提升>重齒比.低轉速練習
3.訓練哩程~每星期二次1.5小時左右騎乘 /一次100公里3-4小時騎乘
4.新手入門~一年有氧騎乘~哩乘一個月增加5%
5.要騎平路就把車載到濱海公路去練(恕刪)

1.那是要增加騎乘的里程數囉,請問心跳是要維持在80-85%嗎?
2.這個訓練如果是利用烘爐地來回3-4趟,會不會太傷,還是一趟北宜-海倫比較有效?
(就像是重訓一樣,也是要48小時的恢復嗎?)
3.我目前的里程數一周大概在150KM,下個月可以加少一點班,看有沒有機會提升到250KM
4.同上
5.目前沒有汽車,如果是西濱,或是台3石門水庫來回應該也差不多100KM,應該差不多效果吧?

還有一些問題...
1.間歇訓練的心跳率是要維持在多少%,是要利用重踩來達成心跳率,還是高迴轉?
兩種方次都試過,但心跳率就是停在90-93%,大概3-4組,這樣有效果嗎,一周是不是不能練太多次?

2.我高迴轉到125時,屁股就會跳動,如何穩住自己身體阿???

3.目前的卡鞋和卡踏,都是SPD(登山車)系統的,而且鞋底不是很硬
換成公路車用的,碳纖底,會不會幫助踩踏效率....

4.正確而且長期的練法(不以比賽為主)
一周練不同東西
比如周一LSD,周二爬坡(包含高低迴轉),周三間歇,周四爬坡,周五LSD,周六長程,周日休息
或是不同週專注不同東西
比如第一週長程平路有氧,第二週爬坡+間歇,第三週陡緩坡混合練習,第四週長程有氧+休息

5.所謂的休息室不碰車嗎?還是以比較低的心跳率騎車,如70%騎個30-50KM

6.重訓是必要的嗎?對於騎車有用的重訓有可以參考的做法嗎??應該也是做一次休息48小時對吧??

7.滾筒式訓練台好像只能練間歇跟高迴轉,但固定式的是不是可以練得比較多,因為阻力可以調整
還可以練肌力,還是滾筒式的還有其他的用途?感覺滾筒式的比較有趣.....
想進步是不是還是要買個訓練台

本來騎車就只是想到處看看風景,慢慢慢慢騎,一點都沒有想到訓練的事
但上了公路車之後,竟然心態轉換這麼大............
而且還有點上癮的感覺...........



可以 上我的部落格..看看..旺仔 訓練方法與養生..供你參考 之用

痞客邦 旺仔 部落格....網址:http://n7368849.pixnet.net/blog

jackhau wrote:
1.1.那是要增加騎乘的里程數囉,請問心跳是要維持在80-85%嗎?
2.這個訓練如果是利用烘爐地來回3-4趟,會不會太傷,還是一趟北宜-海倫比較有效?
(就像是重訓一樣,也是要48小時的恢復嗎?)
3.我目前的里程數一周大概在150KM,下個月可以加少一點班,看有沒有機會提升到250KM
4.同上
5.目前沒有汽車,如果是西濱,或是台3石門水庫來回應該也差不多100KM,應該差不多效果吧?


Jackhau其實您已經有一些訓練的概念了~加油~

白飯=當成有氧訓練
青菜=當成乳酸閥值訓練
肉類=當成無氧耐力訓練
豆類=當成無氧訓練
湯類=當成恢復訓練
水果=當成節奏配速訓練
.......等等打個比方而已
當然其中也包含了(神經系統力量.無氧能量及最大攝氧量的訓練..等等)
假設一天三餐當中您將如何分配呢?

1.80%~85%HRmax仍屬於有氧區間.訓練增加時間比增加強度容易.時間愈長強度將會愈低.
2.會不會傷是看您能不能維持及恢復,說不定我可以十趟來回.您說會不會傷會因人而異.不過要注意轉速如果低於50轉在爬這個坡(我可以直接回答您~會傷).
3.建議平日兩天在家踩滾筒~1--1.5小時就好,假日外騎3-6小時.這樣量就算蠻大的了.
4.騎台3很不錯了丫~假日能騎遠一點會更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