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大學時代在練田徑的時候常常都是練到吐去旁邊吐完 回來繼續!很痛苦, 可是超越極限的運動真的比較能在短時間大幅提升身體能力但先決條件就是, 要有可以承受這份提升後的體能的心肺功能所以我感覺搭配重訓很重要
angela000217 wrote:上個月有發表一篇騎單車騎到想吐,後來才知道是... 騎到想吐也不一定是身體問題啦像我上週從台七甲上武嶺,騎到四季的時候也很想吐但那是因為他們拿來種田的堆肥味道很噁的關係
還是認為騎車不要硬撐才好,我們也有位車友於8月1日心肌梗塞往生.他也是環島及300k好手呀!但是因為8月21日活動在期,才又撐著自己身體去騎車探勘路線...才跟車友談笑風生不久,就突然自車上摔下,急救不到10分鐘就走了!救護車來了後,還是回天乏術~所以真的心臟不舒服時....別硬撐才好!! 為了自己跟家人多保重吧!!
真是令人感觸良多的一篇文章。但我相信對更多數像我這樣的車友來說,到底如何才算是「自我鍛鍊」?如何才算是「不要勉強」?大部分人可能是真的要到身體提出警告,有不舒服的警訊了才會意識到是不是已經「勉強」了,而更遺憾的是,甚至很多人還沒有這樣的意識。其實我也是屬於這樣的族群之一,會想騎車,一方面是回憶青少年時期的美好幻象,另一方面當然也是身體逐漸衰老且多年虧欠他而想藉由運動來彌補,但是會不會補過頭???唉,迷惑啊。
elsachang wrote:現代人得癌症比例這麼高,死薪水上班族能不能存夠養老金也是一個大問題,與其老了得癌症在醫院纏鬥,我寧願早一點騎車心肌梗塞而亡,至少是死在自己最喜歡的單車上面。繼續騎吧,騎到騎不動為止~~ 最最【糟糕】的一種狀況是:因為騎單車而遠離三高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絕緣,生命品質獲得大幅改善。活得長命又健康...^.*回歸主題,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有空時我是鼓勵一般健康人,到醫院當一下志工,實際了解一下真正的【生老病死】,不要因為一篇報導,因噎廢食,自己嚇自己。把握住自己喜歡的運動,做好自行車的騎乘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