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chao62 wrote:脂肪不會變成肌肉吧?...(恕刪) 當然是不同東西。我的意思是初期運動的人,肌肉量是比較少的,而開始運動後肌肉增加的重量也許只是差不多等於原來脂肪消秏的重量。所以也許剛開始看不出體重變輕,但肌肉量一增加人體所需的卡洛量就會增大,此時飲食控制得當的話,自然會加大體內脂肪的消秏而變輕。
不知你所謂的慢是每個月約減幾公斤?我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你些建議,一個月減10公斤跟每個月下降1-2公斤你希望是哪種方式?快速減重常會有些不良的後果,慢慢減才夠健康,你每次騎60幾公里花3小時多的運動量應該是夠的,我3年前開始減重體重由133公斤減到現在約85公斤,腰圍由45吋減到36吋,我主要以跑5000公尺為基本,登山車去年8月開始騎里程約1萬公里,另外打羽球跳有氧跟游泳都有交叉練,減重過程中常會不小心減掉些肌肉,所以也做些重量訓練鍛鍊上半身,讓全身都有練到,每個月以減2公斤為目標,當然越來越瘦後你體力心肺功能變好了運動的量也要慢慢增加,我快40歲了肌力或許還比不上學生時代但耐力應該比以前好很多,飲食方面早中餐正常吃晚餐有控制吃少點,8點後最多只能吃點水果,今年在體能變好的情況下報名了武嶺高峰會跟石門水庫鐵人3項全程標準賽,僥倖都有時間內完賽,月底要陪53歲的小叔參加北宜公路經典賽,讓我們一起健康的持續運動下去吧
投資心跳表是對的但是要看得懂心跳區間所代表之意義才有用, 查網路上polar的說明書就蠻清楚的我剛買時是帶好玩的, 後來懂了之後, 檢視以前記錄, 居然有次騎一個半小時98%心跳都在Zone 5, 會傷身的按經驗, 會飆汗, 會喘的心跳值都已經在Zone 3 / 4以上, 消耗的是肝醣而非脂肪, 對減重是無幫助的供參考囉
本人騎車+飲食控制瘦了20公斤。很多大大說的都對,基本上就是有氧運動+節食。1. 有氧單車運動。山路、均速都不是重點。接心跳與轉速。不要都用最大比來騎車。上面大大說的轉速、心跳都是正確的方式。強度過高的無氧運動只是在練心肺與肌力而以。2. 節食為主運動為輔。買一台體脂計,說不定你體重沒變,不過體脂確大大下降了也說不定。女人1200大卡、男人1500大卡。應該可以很快瘦!
迴轉速+腹肌+飲食小弟退伍前被栽培得很好退伍後有心想瘦靠迴轉速+飲食+腹肌鍛鍊三個月減15kgs真的踩到迴轉速出來,時速20以下也行,但轉速要50rpm以上真的出汗很多才有效...然後喝水好像都喝不到的感覺這樣每星期騎三天,一天找三小時騎30~50km有時後騎快一點早點結束回家就練一下腹肌來個30下舉腿左右扭不一定要爬坡...真的就夠你受了
個人覺得,除了運動量外,與個人體質有很大的關係。有些人天生吸收能力就好,要瘦真的很難。不過除了運動以外,飲食真的要節制。我從去年出開始騎車,老實說也沒騎很兇,多半都跑河濱。反而今年的騎車運動量沒有去年多。但去年有跟車隊,出去騎車後難免吃吃喝喝,體重沒啥變化。今年因為某些因素,沒跟車隊,自己騎,自然吃吃喝喝情況就沒了。再加上自己控制飲食,少油、少醣、少喝飲料,飲食量減少約三分之一。從三月監控體重到現在,減了四公斤,雖然幅度不大,但是在穩定中遞減,符合健康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