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ejr wrote:
運費要錢 下貨請人也要錢 包裝也要錢
我在台北做蔬菜批發 有時會有人說產地才多少 你賣太貴
我只回要便宜有本錢自己去載(恕刪)
我家世代務農,之前也曾跟朋友合夥開水果店,如果有人去Costco買東西,你會發現他的收據有分2種,應稅商品,免稅商品,農產品是免稅的,全世界多數的政府都是對農民採取補貼政策,美國歐洲補貼的可兇的很,為什麼?因為農民一直都是弱勢的,有些網友講一些很負面的話,聽在我這從小巡田水長大的人心裡很難過,農作物不像工廠,生廠線開下去,原料進來很好控制,生產農作物有太多的變數了,在台灣或全世界多數的地方,都不太是一個能賺大錢的行業,要不然台灣年輕人為什麼不去務農?
人沒有汽車可以活、沒有電視可以活、沒有衣服穿可以活,你環顧生活週遭的一切,多數東西你失去了都還可以活,唯有沒食物吃就活不下去了,要現代人感受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是不太實際的事,因為40歲以下的人成長背景已經不是農業社會,無法感同身受,但說真的,若不瞭解實際情況,也請不要講一些風涼話。
產地價跟市價的問題?凌晨兩三點開著卡車下去到南部去載西瓜,西瓜一顆有多種?不要說女生了,很多男生抱起來都嫌重,搬滿車的西瓜上車,載到水果店,再搬下來,賣到後來壞掉的怎麼辦?說真的,以現在人的日常支出,水果支出其實佔的比例非常小,水果價錢的問題,政府也沒打算做什麼事,講下去又是政治問題,就不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