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現代人還是古代人

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去國多年...家鄉進步了!

現代人...
Benz 300後行李箱載鋤頭,肥料.(巡田水..施肥去)
BMW520 後行李箱加裝不銹鋼鐵盆(載養殖魚貨)
轎車...不僅只載VIP..也可以是工作夥伴..
道路...也不會只出現單車...

台東...有寬闊的環境..
大家也學著把心放寬吧!
關山環鎮單車道,去年環島時特地去繞一圈。

其實它和產業道路某些路段接在一起,甚至是共用的,某些段還允許農耕機通行。
我還在單車道旁的圳溝和當地的小朋友玩水,旁邊也有住家,所以不見得那輛車是硬闖單車道。
況且單車道也設了收費站,有專人在維修管理。

池上也有類似的單車道,光復的馬太鞍濕地也是單車道和產業道路合在一起。路口也都立了單車道的標誌。

所以,有單車道的標誌,不見得是別種車通通不能走。

大家別忘了,池上關山是東部的大米倉,種田比騎單車重要

還有,鶯歌到大溪的單車道,靠近大溪端不也是和產業道路合而為一嗎?
沿線還是韭菜專業區,而且沿線也有原住民村落。

同一條路,騎單車是休閒,他們可是在討生活。我們幸福多了......
競名競利竟如何,歲月蹉跎; 愁風愁雨惆不盡,總是南柯。

獸力車5599 wrote:
關山環鎮單車道,去年...(恕刪)

非常贊同你的想法
全臺大部份的單車道都是由一些風景優美的產業道路改成的.如果我們走了幾十年的路,為了幾個人要騎車就封路不能走,那也太超過.那路也許當時是路旁農民的私人土地提供出來建成的,不讓他們走就說不過去了.要求速限是比較可行的作法
現在很多不知人間疾苦的人,沒有負擔家計的人,都沒有同理心.法上站得住腳,是因為政客想搶政績,跟隨單車潮,設專用道,沒設專用道前,這些路是誰在用的?
et7899 wrote:
雖然是很沒有水準但是...(恕刪)

深有同感
小弟就是住在七堵
我只有(走過)那條自行車道
騎車壓根不會想去
家裡也有老人家
看到他們走路都搖搖晃晃
就會令人不忍心打擾...
在這版感覺有人性的還是佔多數,可喜可賀。
台灣有太多自行車道是由原本的農路產業道路或居民的便道變成的,許多地點也沒有替代道路,在炮人家之前也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一下這社會會更祥和。
裡讓當然重要,不過旁邊每條路幾乎都是互通的,重點是......這條單車道要收費的!!!
在美國有很多自行車建議路線,在路線上會有立牌跟印在地面的腳踏車符號提醒開車的人注意單車騎士。
在台灣則是太多沒彈性的道路規劃又不嚴格執行反而造成危險。像是機車專用道。我在基隆時從沒看過機車只騎機車專用道或機車以外不佔用機車專用道。

至於現代人還是古代人,多半是現代人裝古代腦袋,尤其是政府公務人員多數是如此。
Mickey1982 wrote:
這條單車道要收費的!!!...(恕刪)


拿原有的產業道路改成自行車道,結果還收費,政府專做這種無本生意,
試問,這條如果是你幾十年來出入家門最方便的路,作何感想?

這種非新開闢的專用自行車道,只要駕駛人有在注意腳踏車,就別太苛求了,
就如其他人說的,當地人是為了生計、生活,而我們只是為了自己的樂趣
心放寬點吧~
有些真的很白目 但是也有可能是原住民
還是有差別吧 就好像昨天有一則的新聞
雲林縣政府要告發台鐵 理由是製造噪音
台鐵也很冤枉阿 畢竟這條路已行之有年
鐵路甚至比住戶早進駐 豈非乞丐趕廟公
比較樂見 主管機關出面協調改善一下囉
風水似月 wrote:
台灣人

當地人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I heard you said.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