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轉貼】0919北縣無車日一位父親的傷痛


jimyboy wrote:
讓孩子
"趨吉避凶"
...

是身為父母的基本責任.


+1
政府無能,人民一定要懂得自我保護...
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
如果連這種活動都不適合帶著親子同遊的話,那請問還有那裡適合呢?無車日也是有成年人摔傷那是否代表連大人也不適合參加此活動呢?適不適合不是以有無受傷為分界吧.說實在的我實在看不出那裡不適合.要只因人多而不適合的話,在台灣只適合待在家裡囉.最後我只能說,,,,,,,,,,,,,,,,,,要是那天自己的親人受傷的話,也許思考方式就會不一樣.
calvinyu wrote:
0919一個父親心中...(恕刪)


周縣長,不意外.
http://ppt.cc/JJvu

dj4311 wrote:
只因人多而不適合的話,在台灣只適合待在家裡囉


邏輯為何只有一或二,
人多可以去人少的地方,
當天我跟朋友共兩家人在別的地方騎車騎的不亦樂乎,
一樣是無車日的親子教育,
再說一次,
政府效能不彰,
自己要懂得保護自己
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
2mao wrote:
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如果...(恕刪)



我覺得人數過多,你當下參加的話就要馬上決定是不是要回頭了…

如果你看那麼多人,你還讓小孩去擠…

您脫不了責的。
看活動網頁就知道,他們擔心人數太少,所以做了很多製造氣氛的措施:
1.現場報到才有紀念品:怕有人收到衣服後人不來
2.創意車隊遊行:製造熱鬧場面
3.剪採完一起出發:讓聲勢浩大,以免稀稀落落
4.回程要集體出發:同上

再看看現場的配置,也是如此:
1.報到處在橋上:可以用有限的距離填滿人潮
2.主舞台前車道縮減:製造單車很多的景象
3.攤位區集中:同上
4.未雙向分流:同上

所以當單車多到一個程序後,就打亂主辦單位的規劃,甚至造成發生意外的原因
有不少人都沒仔細看文
樓主明明就是轉貼的
樓主也沒說他自己就是本人

至於像大拜拜的單車日或大型單車活動...我幾乎只會自己去
如果要帶我家小公主去我是絕不可能讓她自己騎的
我寧可穿著車隊的車衣騎著近18KG的親子車載著快15KG的她
不過我都是慢慢騎安全為上
親子車(無段跟6段各一台)也騎不快到哪
我也不會在乎別人怎麼看我
因為親子出遊本應是愉快的事
何需在乎別人怎麼看
就算自己為小公主做再多的防備
也防不了因他人疏失而造成的傷害
而且如果騎親子車發生碰撞..最少我還可以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她

最後祝大家(親子)出遊都平安啦









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
其實單車活動在台灣已經不是單純的運動了. 一個低民調的政客宣揚政績的無聊活動也可以吸引到那麼多人擠破頭都要參加. 更何況是一堆N百公里Never Stop更是賺死了. 要怪罪人多,那你自己不要帶家人參加不就少了幾個人? 要怪主辦單位不聞不問,你們作為宣揚政績的陪襯背景有人會真的在意嗎? 你又不是名人還是政治人物. 要騎車可以挑一天週末自己在公園輕鬆騎,何必去高架橋跟人擠人擠到頭破血流. 自己無聊的虛榮心才是造成事件的真正原因吧.事後還想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主辦單位阿? 人多阿? 當你的小孩子一定會很痛苦.
應該是在路邊摀著臉哭泣的那位妹妹吧?
我們有經過看到 旁邊還有一隻狗狗

女兒受傷了 父親一定會很難過
其實快速道路上有一些"異物"感覺很容易出意外
加上出了觀音山隧道後 一路下坡
所以真的滿危險

不過事故後 後方的我們都被擋下來了
其實不會有人壓過小朋友
剛上橋是真的很擠
但騎行到後來並沒有比平常的河濱車道擠
難得活動 親子想去體驗很正常

只是遇到下坡路段
跟平緩的自行車道比起來危險多了
參加者也不知道會有長下坡段
雖然有安排工作人員沿途大喊請大家減速
不知道是事故前 還是事故後開始的?

如果當時可以做些警示的標語會好一些
希望下次的活動可以針對路段的變化多一些提醒
家長也可以多多注意一下小朋友的狀況
因為人一多 要兼顧自己跟小孩就會困難些


我的做法是 有活動會找小孩參加
但是只要一到現場, 若人潮太多,一定馬上掉頭就走, 何必跟著大拜拜呢
周遭還是有很多地方可騎,相對更安全
人多相對碰撞意外機率一定也增加,大人或許比較有能力保護自己
但這種混亂的情況,怎麼還有餘力保護小孩呢?
既然這是基本常識,何必硬上呢? 發生意外再來申訴,控訴主辦單位辦的濫,沒做好交管措施.......等

有用嗎?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