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傑森 wrote:
單以能量系統的角度....(恕刪)
很感謝您的補充。
小弟把這位大大的話翻譯的簡單一點:
傑森大大的意思是說:
如果都只有有氧區間去騎乘而不拉高強度,其實你的肌肉是不會成長的,然而肌肉越多,平常能量消耗就越快。
假設一個普通人三十歲,一整天不動,他每天的能量消耗是2000卡。
另一個經過訓練的人,就算整天不動,一天會消耗可能會超過2500卡。
在這種狀況下,你才有本錢吃不胖,這也是魚人菲爾普斯的早餐可以吞下 12000 卡,但是他還是不會胖的主要理由,一方面他的訓練會消耗大量熱量,另一方面他的身體本身的能量消耗就比較大。
所以,到目前為止,自行車減肥,大家討論出三個結論:
1.有氧區間的騎乘很重要。
2.騎乘的強度,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100-140之間都有不錯的效果。
3.要搭配間歇訓練,偶而提升強度,鍛鍊肌肉。
www.cycliving.com
另外前面有人講心跳表的消耗熱量可以拿來當補給的依據, 這應該還要考慮個體間, 不同年紀/性別等, 對食物的吸收率. 另另外, 糖類吸收是有速率與總量的, 也就是說假設某人一個小時燒掉 500 kCal, 不見得他一個小時吃得下那麼多食物, 吃得下也不見得能完全吸收, 能吸收的部份也不見得能在一小時內轉換成粒線體要燒的能量. 空中加油無止盡地繞著地球轉也只能在機器上實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