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過還沒爆胎的文章
簡要內容如下:
親子車爬山經驗談
我這邊簡略介紹用摺疊車拖親子車爬山經驗:(提供當父母的要找小車友一起歡樂的參考)
上坡時:
過陡的坡容易「抓孤輪」, 第一次不知道, 下一次會把水瓶, 放前貨袋裡看可不可以減少孤輪的情形, 再來是上坡慢, 造成前車要有較高的平衡操控能力, 因為後方也踩, 也會晃來晃去
下坡時:
下坡要真的慢, 因為兩台車兩個人的重量, 靠一台煞車, 一點點快也是很恐怖的, 稍有不慎, 會很給他後悔的, 也因為都由前車煞車, 我依照習慣, 直行平地用前煞減速, 有顛簸或是轉彎時換後煞, 但是發現 前輪V煞把前輪搞的很燙, 水淋上去, 竟然蒸發冒煙(出門時還打飽才出門的, 竟然還沒有爆胎, 真是好運), 為防爆胎, 洩掉前輪的氣, 改成前後輪輪流煞車, 用水淋的舉動其實應該不妥, 急遽冷縮, 有可能造成日後輪框變形, 大家參考吧!
公車框大散熱時機長較佳, 小輪框小, 容易高熱!
1. speed tr原廠輪組(前/後輪)(輪框為台灣製造,鋼絲孔確定無金屬碎屑)
2. 20吋2.0大蘋果胎(前/後輪)
3. kool stop晴雨兩用V煞車皮(含座)(前/後輪)
4. 原廠高壓襯帶
第一次是在(梅嶺)長陡坡下坡路段發生,當時也是前後輪輪流點放煞車。
爆胎時間點就在,前方車友停在路邊等我們,我以為他車子出問題了,
於是用力抓緊前後煞車,想下車詢問他出什麼問題...結果前輪當場爆胎,
當時已經接近停止狀態,只聽見前輪(撲疵)一聲,瞬間沒氣。拆解之後,發現內襯沒異樣
,當時補了5片補胎片,都補不起來....可能是內胎的破洞太大了

還好有補給車幫我把車車運回台南市(該車款無前後快拆,有備用內胎也使不上力)
回台南市之後找單車店幫換內胎,連內襯都換了。
第二次爆胎,忘記在哪一個路段了...也是發生一樣的爆胎法,

朋友建議我把煞車塊換掉,換回原廠的。
結果一直到現在都沒發生過>在長陡坡下坡路段發生爆胎的情形。
回想之前2次驚險的爆胎經驗,
個人猜測...可能是kool stop煞車塊制動力太好
,輪框持續處於高熱狀態所導致的。
建議將煞車塊換成一般的,試試看。
聽了那麼多位車友有關過熱爆胎的寶貴意見,小小歸納一下:
1. 長陡坡 (不管是點煞 or 一直煞)
2. V煞 or C煞
3. 幾乎都發生在前輪 (我想是因為下坡時動能多集中在前輪)
4. 制動力強的煞車皮
5. 內胎爆胎處多集中在氣嘴附近 (因外胎與輪框拉扯造成)或是內胎內側(應該是輪框過熱直接燙爆)
6. 大熱天
7. 胎壓過飽
8. 高壓襯帶放置不良
9. 小輪框較容易發生 (散熱面積較小)
對策大概有:
1. 調整煞車習慣,控制下坡速度 (不過遇到長陡坡又要控制速度,煞車幾乎就是不能放呀~)
2. 下滑一段就休息一下,讓輪框散熱
3. 避免在天氣過熱時下坡 (小弟就是在下午兩點左右天氣超悶熱下坡時爆胎)
4. 避免使用制動力過好的煞車皮
5. 注意襯帶的位置跟搭配
6. 下坡前先放些氣,避免胎壓因熱而過飽和
7. 換碟煞 (這點就沒這麼容易了)
8. 盡量避免用小輪徑的車下長坡 (小摺or小徑)
另外就是不知道"輪框"or"外胎"本身是不是也會有差別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