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婦人騎小摺摔死家屬擬向車商提告

Lunatic0106 wrote:
那你騎機車也請小心,...(恕刪)


我小時候曾拿石頭砸機車安全帽,
砸不爛,
把機車安全帽往地上摔,
除了刮痕,完好如初,

大大可不可以砸個單車的安全帽給大夥瞧瞧
sony9 wrote:
是沒必要!但發生事故...(恕刪)


真的

如果要邊睡覺邊騎車,

還是戴著安全帽比較好.




不討論發生的原因,

只去討論事情發生後戴安全帽的好處?


稍微熟知汽車安全進化史的人都了解,

汽車之所以有今天的基本安全設備,

都是經過一連串的民事訴訟才達到的.

而這些訴訟當初也是被許多人認為是閒著無聊沒事做,自我卸責的行為.


車廠有沒有錯,只要問車廠有沒有善盡避免危險發生的責任.

有人說婦人是操作不當所造成的,

但是車廠是否知道只要操作不當就會造成危險?

而又在知情的狀態下把車賣給了會操作不當的人?

車廠在後輪裝快拆是為了必要,

還是只為了顯示高檔而有意"忽略"了潛在性的危險?

而賣車給婦人的車店似乎也未盡告知的責任,

車子適不適合婦人、婦人有沒有能力正確操作車子,車店是不知道,

還是為了賺錢假裝不知道?

大多數買車的人對車都不是很了解,而因為信任車廠、信任車店會提供自己一部相對安全、適合的車。

車廠、車店違背了客人的信任,難道就一點責任都沒麼?


任何一個營利單位都不會為了佛心來了而去作出有損自身利益的改變.

套句美國律師常說的話,只有讓這些企業痛,他們才會為消費者著想.

sony9 wrote:
是沒必要!但發生事故才來後悔,也沒關係。
我自己本身例子...(恕刪)


抱歉,我沒說清楚,

我說的是單車慢慢騎,不是機車慢慢騎啦,

機車再怎麼慢慢騎,
還是比單車快(大多數狀況是這樣,神人除外)....

bull5444 wrote:
有沒有知道那個保利龍作的安全帽可以耐到多大的衝擊力道啊,

當我知道單車安全是保利龍作的後,
騎車只好更加小心,也更慢了,

可是,騎慢車有必要戴安全帽嗎????


1. 不清楚台灣的標準. 美國是必須能保護時速 12 英哩的撞擊.
2. 全世界的安全帽都是類似材質做的. 價錢與保護的程度無關
3. 再慢都有可能摔死. 那是高度問題, 不是速度問題.
試試從二公尺的高度直接用頭落地.
4. 不要以為慢一奌 小心奌, 或摔車時反應快一奌就可以不戴.
我在高中練過柔道, 可以在水泥地上練護身法, 以為永遠不會摔到頭.
Well, 意外乃意料之外. 反應再快也沒用. 三個月前摔了個頭著地, 安全帽都裂了.
當時速度? 比走路快一奌而以.
jimyboy wrote:
真的如果要邊睡覺邊騎...(恕刪)


台灣有幾家合格的汽車製造廠(裝配廠)?幾家機車製造廠?又有幾家自行車生產廠?
汽車、機車可以自己組裝嗎?有多少人自己組裝自行車?(甚至是根本不懂自行車機械結構的人)
大家都知道,汽車製造商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公司,對於安全測試通過的車輛就不敢輕易更動設計,也不敢隨便更改零件甚至零件供應商,一家新的零件供應商要很多年才能拿到合格認證,這一切都只是為了 "安全" 兩字而已!
汽車平常的時速也不過60Kph,高速公路才到100Kph,機車更不用說了,平常就是4、50左右,但生產執照何其難以取得!製造標準何其嚴格!自行車呢?有多少人的下坡速度超過40Kph?甚至50Kph,60Kph?但是對自行車製造、組裝的管理呢?
這一年來的自行車意外事件有多少,你知道嗎?每次有網友拿出來檢討,就會有一些人把責任都推給安全帽!安全帽只能降低傷害,但能避免意外發生嗎?有多少人即使戴了安全帽還是不幸送掉寶貴的生命!難道只有安全帽有責任,其他的設計、製造、組裝都沒關係!
jimyboy大說的好,只有不負責任的廠商被巨額賠款罰倒了,才會正視自行車安全!
(ps.我並沒有確定這次意外一定是廠商的責任!)


1.好像很多人沒看報導

發生事故單車後輪螺絲是用螺絲鎖的...不是快拆

2.沒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見得就不會發生

快拆沒鎖緊騎著騎著輪子就是有可能會掉...鏈條持續拉扯後輪...
一有機會就會將後輪扯出勾爪..尤其遇到不平路面機率更大

車友的經歷..我也在場

品管控制本來就是車子出廠時要做好的
誰買機車汽車會去檢查輪子螺絲有無鎖緊阿...真是奇怪

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總是有一堆風涼話..



只能說本身問題是最大!!如果覺得小折不安全何必買.別再出事後再來抱怨!!

自己事前檢查和事後的騎車方法都很重要!!
老實說現在我騎車在路上或自行車道上
看見那些沒載安全帽的騎士
打從心裡瞧不起他們
安全帽的保麗龍本來就是要撞爛,以減緩撞擊力道的,不然帶個鋼盔硬梆梆的,衝擊力直接傳導過來,跟頭部直接撞到地上也差不多~
坐在馬桶上想不通的事...
其實我到是支持提告
原因:
訴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因為這樣的麻煩
如果能起到提醒車商在出廠前做好更多的品管
以及設計上更注重安全的話
我認為這樣的訴訟是有價值的

畢竟~很多安全措施也是很多人犧牲之後~換來的
我們其實要感謝他們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