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_reality wrote:
你知不知道什麼叫...(恕刪)
你知不知道什麼叫排班, 工讀生就可以在下一秒就辭職?
學生打工,有部份只是要為了賺零用錢
有部份因為上課的時間無法依照班表排定而辭職?
當一個完全沒工作的人,也可以要下一秒就辭職?
看清楚,是辭職,不是被解職...
就只因為排班?我要回去睡覺...,我晚上跟馬子有約...,八點檔這一集很精采...
那大樓警衛也沒人幹了,要排班
電子工廠作業員也沒人幹了,要排班
市立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沒人要幹了,要排班
所有要排班的工作都不用做了
只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才是工作,是這樣嗎?
照你的說法US government也不需要救GM or banks, 因為那是市場機制....
救GM,救銀行,是為了不能讓搖搖欲墜的經濟體系受到更大的衝擊
美國政府的介入雖然說有點像是飲鴆止渴,
救與不救,很多人有不同的見解
但我提到的高薪市場或是勞動市場,跟這好像沒啥關係
不該混為一談
當非常小部份的人失業, 那叫個人因素, 當失業率超過5%, 那就是政府的責任, 否則要政府做什麼?
政府擴大內需,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也許我太幸運了,工作了十幾年,從來沒有失業過
就連換個工作,勞保也沒有停過
我也跑過快遞,送過貨
以你跟我爭論的那篇文章
我不認為這位碩士三年來做了什麼
世界的發展本來就是個循環
不管美國台灣中國
從貧窮的國家發展到現在
農業工業科技業的演變
污染好像是一個必經的路途
就已經沒錢了,窮怕了,有工業發展的同時,會考慮污染?
核能最初的開發,是新能源的發現,誰知道現在每個人敬若鬼神?
法國協和號的客機,早在幾時年前就是世上唯一的音速客機,當時有誰考慮過空氣污染以及油耗?
台灣今天不會污染這麼嚴重, 讓我只能往山上騎車
這叫做事後諸葛...
另外我不姓張也不姓郭,更沒機會當微軟創辦人
您這樣說,是否對張郭兩姓不尊敬?
不如你的想法, 就好像得背負草莓這種罪名
草莓=罪名
這是你說的,我可沒說
車子是男人的玩具,我熱愛我的捷安特鋼管車。
說對的話,做對的事